争夺新风口,巨头们的“元宇宙”走到哪了?( 二 )


2018年 , Oculus的高管詹森·鲁宾(Jason Rubin)给Facebook董事会成员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 该邮件主题就是“The Metaverse”(元宇宙) 。
在邮件中 , 鲁宾表示在元宇宙发展十年后 , Facebook围绕元宇宙的硬件销量就可达到1亿台 。 也正是在这一年 , Oculus宣布将Oculus Research重新命名为Facebook Reality Labs (FRL) , 相当于专门开辟了元宇宙研发部门 。
如今 , FRL拥有AR/VR硬件、软件及内容业务 。 在Facebook Connect2021大会上 , 扎克伯格也表示正在研发一些配件 , 以此让Oculus Quest 2(VR头戴设备)用起来更舒服一些 。 同时 , Facebook也承诺在该部门的投入将达到100亿美元 , 未来还将投入更多 。
除了售卖硬件设备 , 鲁宾也在邮件中提到扣除开发者支出后 , 每年从元宇宙所得的净收入将是数十亿美元 , 这来自虚拟的房地产、帽子和武器等产品的销售 。
鲁宾的设想已然成为了现实 , Facebook更名为“Meta”后 , 已经表示将引入NFT作为生态一环 。 “这将使人们更容易销售 NFT 等限量版数字产品 , 在他们的数字空间中展示它们 , 甚至将它们安全地转售给下一个人 。 ”Facebook Metaverse 产品负责人 Vishal Shah 表示 。
此外 , Facebook也可在元宇宙中设置广告展位 , 这也是其最熟悉的商业模式 。
元宇宙除了能让Facebook赚钱 , 其也想建立一个能够让用户产生真实交易的元宇宙 。 在Facebook Connect2021大会上举例 , 如果你是一名香薰品牌的博主 , 那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虚拟香薰空间 , 邀请粉丝前来参加虚拟派对 , 以此达成出售实体香薰或虚拟物品的目标 。
从Facebook的大会来看 , 虚拟形象、虚拟社交、虚拟娱乐等多个方面 , 都能成为Facebook赚钱的路径 。
就在Facebook改名后 , 微软也公布了自己的元宇宙计划 。
作为一家在商业办公领域拥有出色产品的公司 , 微软的元宇宙也与商务办公场景息息相关 。
微软在Ignite大会上演示了一个会议画面 , 在元宇宙中 , 拥有虚拟形象的人员与现实中开会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几乎一致 , 相当于将现实中的开会场景搬到了虚拟世界 。

争夺新风口,巨头们的“元宇宙”走到哪了?

文章图片
图4/8

“结合了 Microsoft Mesh 的混合现实功能 , 允许不同位置的人们通过生产力工具Teams加入协作 , 召开会议、发送信息、处理共享文档等 , 共享全息体验 。 ”微软如此介绍自己建立的元宇宙 。
通过这些商务场景 , 微软也发布了Teams、Mesh、Azure OpenAI、Loop等多个产品 。 一旦微软的元宇宙建立起来 , 这些产品也将成为其赚钱的利器 。 甚至有外媒在报道中表示 , 微软的这几项产品相当于是元宇宙的Excel和PPT 。
除了Facebook和微软大谈元宇宙 , 其他海外巨头也纷纷布局了元宇宙 。 Google通过Stadia布局云游戏 , 同时通过Youtube VR布局软件和服务;苹果预计在2022年发布VR设备新品 , 售价可能会超过3000美元;甚至全球知名球鞋厂商耐克也将产品带到了元宇宙中 , 希望在元宇宙中销售带有swoosh标志的运动鞋、服装等商品 。
海外巨头在规划及建立元宇宙时 , 纷纷将自身在现实世界中擅长的部分复刻到元宇宙中 。 这或许不仅是因为熟悉该领域 , 更关键在现实世界中已经跑通的商业模式可以在元宇宙中复用 。
国内巨头的元宇宙走到哪里了?
海外巨头们纷纷拥抱元宇宙时 , 国内大厂们也在积极布局元宇宙 。
去年底 , 马化腾在年度特刊《三观》中写下了对“全真互联网”的理解:“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 , 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 , 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 无论是从虚到实 , 还是由实入虚 , 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