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新规两个月,小学生与游戏"生离死别"( 三 )


据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的开展问卷调查 , 受访家长中 , 亲子关系越差 , 孩子越沉迷网络 , 而且不同的家庭教育沟通模式也影响孩子对网游的认知 。
家长的重要性还在于其本身就是防沉迷系统的关键一环 , 他们的无意或疏忽 , 很容易就让防沉迷系统的技术手段失效 。 而事实是 , 很多家长至今仍不知如何借助手机监测和管控孩子 。
伽马数据的数据报告显示 , 仅有约两成家长加入监护平台 , 进而管控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或消费状况 , 大量家长没有加入或者没听说过这一类平台 , 家长监护平台也并未能完全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
同时 , 有四成以上家长明确清楚孩子索要过自己或其他大人的身份证信息状况 , 而目前游戏在游戏注册和认证环节 , 成年人身份信息是重要的识别依据 , 人脸识别功能尚未覆盖全部游戏 。 也就是说 , 只要家长不从根本上避免把身份证或支付密码等信息泄漏给孩子 , 防沉迷系统将无法起到作用 。
当前的舆论环境下 , 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戏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主管部门等多方力量一起协力合作 , 这已然成为一种共识 。 对于游戏企业来讲 , 全方位的防沉迷举措换回了舆论一定的宽容 , 而对家长来讲 , 他们也理应跟上政策和企业的脚步 , 配合打响防沉迷的“持久战” 。
只有这样 , 才有可能给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游戏环境 。
版权声明:道总有理 , 曾用名歪道道 , 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 。 本文为原创首发文章 , 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与修改 。 如需商务、内容等相关合作 , 请联系本人微信号:wddtalk
【防沉迷新规两个月,小学生与游戏"生离死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