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军的首领是谁 瓦岗军起义的意义( 三 )


洛口仓之战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首领翟让李密率兵袭取隋重要粮食储存地洛口仓(今河南巩义东北)的作战 。是年二月,投奔瓦岗军的李密认为东都(今洛阳)空虚,士兵缺乏训练,没有战斗力;留守东都的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年幼无知,诸官政令不统一-,士民离心离德;段达元文都这类隋朝旧将,周而无谋,控制不住局势 。于是,便建议都让乘违攻东都 。同时,他还派亲信装叔方侦察城内的实况,被留守官发觉后,加强守备措施,并且飞快向江都炀帝报告 。在攻城之势到了不可不发之时,李密、翟让率领精兵7000人,出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越过方山,从罗口(今巩义东南)袭击洛口仓,一举取得成功 。打开粮仓,任饥民随意去拿,连老人孩子都尽力背粮,几十里道路上一一个接-一个 。瓦岗军占领洛口仓,开仓济贫,不仅从政治上广泛发动了穷苦百姓参加义军,也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 。瓦岗军切断了东都洛阳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占领了战略要地,以逸待劳,取得了主动 。
石子河之战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继夺取洛口仓后,在石子河(今河南巩义东南)东南粉碎隋军东西两面夹攻的一次伏击战 。是年二月,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谢为帅,带领步骑2.5万人征讨瓦岗军 。当初,东都(今洛阳市)的官宦子弟都以为瓦岗军是- -群饥不挥食的乌合之众,容易攻破,纷纷应募争功 。奉诏的官兵衣者整齐,武器精良,军容倒也盛大 。刘长恭率兵自洛阳东进,炀帝又命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等率本部人马从泥水(今河南荥阳西北)出发,欲东西两面夹击瓦岗军,约定十一日在路口仓城南会师 。隋军的作战计划,早已被翟让、李密获知 。从东都来的兵先到达作战地城,士兵还没吃早饭,刘长恭便驱赶他们渡洛水,一字排开,列阵石子河西,南北相接10余里 。翟让.李密便选精兵强勇,共分10队,令4队埋伏在横岭(今河南巩义东)下阻击装仁基部,派6队列阵石子河东 。刘长恭见瓦岗军人少,轻视其作战能力 。翟让先与隋军接战 。正当双方胶着之时,李密率领大队人马横冲敌阵 。隋兵又饥又疲,败退逃散 。刘长恭等解衣潜逃,保住性命,奔还东都,部属死者十之五六 。翟让和李密全部收缴隋军丢弃的辎重器甲,威声大振 。裴仁基闻风,惧不敢进,电兵百花谷(今河南巩义东南),固垒自守 。
黑石之战
隋大业十三年(义宁元年,617年),瓦岗军主帅李密在黑石(今河南巩义南),重创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的一一次重要作战 。是年十月,王世充率各路隋军10余万人在洛口向瓦岗军发起进攻 。二十五日,王世充夜度洛水,在黑石扎营 。翌日,两军在洛水北岸会战 。隋军戈矛多,依险隘交战有利 。瓦岗军长枪马骑占优势,适宜平原作战 。当时交战地城,北限大山,南临洛水,地势狭窄,骑兵难驰 。王世充在交战之初,凭借有利地形,扬其所长,纵兵猛击李密,瓦岗军迎战失利,护军柴孝和溺死于洛水 。王世充围攻月城(今河南巩义西北)时,李密派部属带兵东走月城助阵,亲自率领精锐的骑兵偷袭王世充的黑石大本营 。隋军惊恐万分,连续6次举烽火告急 。王世充慌忙放弃围攻月城,狼狈自数;李密率部随其后猛烈追杀,大败隋军,斩首3000余级 。十一月初九,两军又在石子河(今河南巩义东)布阵而战 。李密布阵南北10余里,翟让率军先与王世充战,不利而退,王世充军追击瓦岗军,王伯当装仁基从一旁横断隋军后路,李密率领中军反击,王世充军惨败西逃 。十二月二十四日,王世充部粮草供应紧张,夜袭仓城(今河南巩义东洛口仓),中瓦岗军埋伏,大败而逃 。在这次战斗中,隋军骁将费青奴被杀,士卒战溺死者千余人 。黑石之战,李密兼采“围魏教赵”之长,派兵退保月城,亲自抄袭隋军大营;随后,两军摆阵于石子河,既正面进攻又侧后袭击,收到了大败王世充的奇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