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1为什么等于2?

1加1等于2,只是在特定范围之内,面对无边的宇宙来说,这个范围太小了 。
1加1等于2,来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计数,就是结绳记事的延续发展 。为了延长人们的记忆,针对于同类物种,譬如都是苹果……用于记录物种的个数 。
离开了这个前提,1加1等于2,就不成立了 。
如一个人加上一只鸡,既不能说等于2个人,也不能说等于2只鸡 。
另外,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就是同类物种,也会有大小、形状、颜色、粗细……之类的不同,如:一棵树加上一棵树,它等于两棵什么样的树呢?
总之,1加1等于2,只能是极为朴素的计算,这个结果也只能在狭小的范围之内适合 。
它是笼统的,是一种朦胧又是确定的存在 。
这种朴素的计数、计算,是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启蒙教育,社会再变化,时代再发展,科学再进步,都不能否认在一定范围之内1加1等于2 。
1+1真还不等于2.这是一般正常思维逻辑理解不了的,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 。
数学家陈景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潜心研究这一问题,到七十年代初才发表论文“哥特巴赫猜想”1+1不=2.也许能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
【1加1为什么等于2?】先说一个故事 。邻居家的孩子小明满头是汗,回到家就喊:“妈妈,我饿了 。”妈妈看着小明,一幅迷惑不解的模样,说道:“孩子你怎么又饿了呢?一个小时前不是刚喝了一杯牛奶吗?你是真的饿了吗?要不要再喝一杯牛奶啊?”小明着急的回答:“好的,妈妈,牛奶里一定要加点糖,我喜欢喝甜甜的牛奶 。”妈妈看着小明开心的样子,说:“好孩子,妈妈这就去倒一杯牛奶,马上就好,不要急,坐下歇一会,看你这头上都是汗水,先去拿毛巾把脸上的汗水擦一擦” 。小明刚擦完脸上的汗水,妈妈已经在喊,“小明,好了没,牛奶可以喝了,来喝吧” 。“好的,妈妈,来了来了”,小明看见妈妈端着一杯牛奶,放在桌子上,就走过去,拿起杯子,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杯子里已经只剩下一半的牛奶了,妈妈看见儿子的样子,说“这孩子真是饿坏了,再吃两块曲奇饼干吧”,小明吃着曲奇,喝完了牛奶,拍着肚子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吃饱了”,妈妈开心的回答到:“这孩子,和妈妈还这么客气” 。好了故事说完了,请问,小明在两个小时之内,喝了几杯牛奶,是不是两杯,那么1+1=2有错吗,难道你会说是3杯 。好了,故事结束,回答也结束 。感谢你的阅读,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大笑][呲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