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 发作时喉咙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出现喘息不能平卧等症状 。针对哮喘?。?穴位敷贴尤其明显的优势和疗效,具体的敷贴方法如下: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寒哮发作期敷贴疗法
症状:哮喘发作时喉咙中哮鸣音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嗽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者渴喜热饮 , 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后容易发作,患者一般面色青晦 , 舌苔白滑 。
敷贴方法一
敷贴穴位:百劳穴(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 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膏盲穴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 。
敷贴穴位:将白芥子20克,延胡索20克,甘遂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用生姜汁调匀,搓成直径为3厘米的药饼6个,分别敷贴在上述穴位上,每日一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 。
敷贴方法二
敷贴穴位: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 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操作方法:准备细辛、白芥子、延胡索、白芷、川乌、草乌、甘遂、麻黄各等分,一起研磨成细末后用生姜汁调匀,做成6个小药饼,在药饼中心放荜拨粉一份,敷贴于上述穴位上,2-4小时候取下,每日1次 。
敷贴方法三
敷贴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
操作方法:将麻黄、生半夏、吴茱萸、白芥子、明矾等份一起研磨成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软膏状,敷贴于足心穴位处,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
敷贴方法四
穴位: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 定喘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
操作方法:用麻黄10克,细辛l0克 , 白豆蔻6克,牙皂6克 , 桔梗6克,沉香6克,白介子15克,冰片3克,公丁香3克 。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细筛后备用 。敷贴时先用手指摩擦穴位局部,至皮肤发红,然后取药粉适量撤布在普通的麝香风湿膏上贴穴上 。每3日换药1次 , 每日用热水袋在贴药处热敷2次,连用半个月为1疗程 。
使用注意:敷贴期间及用药后1个月内禁洗冷水及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皮肤过敏较重者应当及时停用,局部起泡者,可将水泡刺破,用龙胆紫外涂即可 。
敷贴方法五
敷贴穴位:神阙穴(即为肚脐) 。
操作方法:用细辛30克,白僵蚕3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用纱布包好后敷贴于神阙穴上,隔日换药1次,5次为一疗程 。
热哮发作期敷贴疗法
症状:热哮多表现为喉咙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胸高肋胀 , 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咳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 , 或见有身热,舌苔黄腻 。
敷贴方法一
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
操作方法:取桃仁6克,杏仁6克,山栀子18克 , 白胡椒3克 , 糯米10克 。将上述药材一起研磨成细末 , 用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敷贴于足心穴位处 , 12小时候除去,间隔12小时候可进行第二次敷贴 。
敷贴方二
穴位:百劳穴(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 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膏盲穴(第四胸椎棘突下 , 左右四指宽处) 。
操作方法:取石膏30克,麻黄、甘草、苍耳子各5克,辛夷花、黄芩各3克,夏枯草、白芍各10克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去浓汁,用纱布浸透后敷于穴位上,外面用塑料薄膜及胶布固定,每日2次 。
- 花粉过敏怎样治疗
- 前列腺炎怎么治疗好
- 穴位敷贴治疗自汗
- 产后痔疮怎么治疗 揭示四种治疗方法
- 穴位敷贴治疗失眠
- 风疹怎么治疗
- 风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 经常说梦话怎么治疗
- 香蕉皮治疗皮肤病
- 淋病不治疗会怎么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