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负“重”前行( 二 )
对此 , 元气森林研究院院长王雪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解释 , 会有相应测试标准 , 再大规模推向市场 , 他也不否认 , “成本不低” 。
与传统企业完全不同
当谈到与大公司PK时 , 唐彬森喜欢举以色列的例子 , 表示要破除“资源诅咒” , 并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
他认为 , 大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决策 。
“一个人在大公司里面 , 高管上班考虑问题跟CEO考虑问题是不一样的 , 他们考虑的是老板的KPI , 公司战略 , 他们解决问题时往往想的是利用大公司资源 , 而不是产品 。 所以 , 大公司里面高管 , 所有事情都是趋于短线考虑 , 不会考虑长线问题 。 短线的方法是从公司要资源 , 向领导做PPT 。 长线的方法就是解决产品 。 ”唐彬森在2015年的分享中说 。
他描述了单点突破的三个原则:相信它 , 投入它 , 挖掘它 。
元气森林 , 正是如此突围 。
多位国际饮料公司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坦承 , 可口可乐相对不灵活体制导致在细分品类上失速 。 这在元气森林崛起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 但也表示 , 其依旧在渠道等方面拥有优势 。
对于元气森林可持续性 , 李炳前显得充满信心 。
“我们的制度跟传统企业完全不一样 , 扁平化管理 , 没有种种内耗 。 饮料公司是非常讲究序列、位阶和资历 , 但元气森林不一样 , 见到老板简单微笑就好 , 工厂里面也能体会到写字楼里面工作环境 , 大家都很愿意到这个平台上来 。 ”他说 。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 ,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 , 来自统一、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等传统饮料公司的高管、中层乃至基层员工成批量加入元气森林 。
这里正在成为另一种吸铁石 。
此外 , 大数据 , 亦成为元气森林增量 。 据增长黑盒披露 , 元气森林透过电商渠道 , 先在线上跑出爆款产品 , 再投放到费用更高的线下 。 线下渠道通过相关平台获取 POS 机数据及推出数字巡店系统增加巡店效率和数据积累速度 , 同时加大智能冰柜投放 , 从而解决线下数据难获取、反馈慢等问题 。
背后贯彻的 , 是唐彬森不断强调的产品意识 。
“一家有互联网基因和方法的传统企业 。 ”当被问到元气森林究竟是什么时 , 李炳前称 。 “我们重视产品 , 重资产投入 , 从根上 , 还是传统食品制造企业 。 ”他补充 。
“直面战争”
事实上 , 各大巨头确实在争夺着元气森林擅长的无糖市场 。 雀巢、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蒙牛、娃哈哈乃至华润啤酒 , 均推出多款无糖饮料 。
太古可口可乐总裁苏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在饮料市场 , 中国人均饮用量依旧落后于国际水平 , 空间巨大 。 且正在无糖品类上加大投入 。
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饮料品类负责人兼百事可乐品牌负责人穆欣砚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透露 , 公司内部给了无糖系列相当高的战略定位 。 “在无糖推进上面 , 百事与康师傅的高层 , 在对市场、消费者的理解与预判 , 不管是短期还是中长期的目标 , 双方都达成高度一致 。 在此基础之上 , 线上线下的整合都非常地紧密和充分 。 ”她称 。
众所周知 ,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身后 , 有着全球性资源支持 。
三季报显示 , 当期 , 可口可乐营收100.42亿美元 , 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24.75亿美元 , 同比增长42% 。 其中 , 亚太区域收入13.74亿美元 , 这是元气森林目前难以企及的规模 。
背后是 , 研发及渠道优势 。 继6月推出托帕客(Topo Chico)硬苏打气泡酒后 , 可口可乐中国于9月再度引入一款酒饮——柠檬道(Lemon-Dou)日式柠檬气泡酒 , 加码低度风味酒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