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文重申:电子烟有害 且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其可以作为戒烟工具


世卫组织发文重申:电子烟有害 且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其可以作为戒烟工具

文章图片
图1/1
图片来源:图虫
11月5日 , 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 , 再次强调其立场 , 即“电子烟是有害的 , 且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其可以作为戒烟工具” 。
此前 , 于今年8月 , 世卫组织总部发布了《2021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 , 该报告是WHO研究组关于烟草制品管制科学的第八份报告 , 对电子烟的使用、危害及影响等内容做了阐释 , 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广泛 。
但据悉 , 该报告发布后 , 却有声音却将其解读为“电子烟能帮烟民戒烟 , 会对公共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 ”基于对报告存在的误解 , 世卫组织于11月5日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了提炼 , 并在标题中明确指出:电子烟是有害的 , 且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其可以作为戒烟工具 。
同时 , 上述文章还回答了关于电子烟的10个问题 , 并再次强调了电子烟的危害性 。
文章提到 , 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所生成的气溶胶通常含有乙二醇、醛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金属等已知有毒物质 。 使用电子烟会影响心率和血压 , 对心血管和肺部器官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 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风险 。 经证实 , 使用电子烟和心肌梗塞、哮喘以及慢阻肺的发生都有关联 。
而且 , 绝大多数电子烟都含有尼古丁 。 尼古丁是烟草制品中的成瘾物质 。 除了导致成瘾外 , 尼古丁可在妊娠期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可能对大脑发育造成长期不良后果 , 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障碍等 。 虽然尼古丁本身并不致癌 , 但它可能起到“肿瘤诱发物”的作用 , 可能参与恶性疾病和神经退化的生物过程 。
此外 , 电子烟还存在设备泄漏、儿童吞下烟液等风险 , 还会因失火和爆炸造成烧伤等严重伤害 。 可自行改装的电子烟还可能造成滥用 , 比如用来吸毒 。
那么 , 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是否可以算作普通商品?文章给出看否定回答:即便是声称自己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 , 许多也被检测出来仍有尼古丁 , 以及其他有害成分 。 鉴于其使用的方式和含尼古丁的电子烟非常相似 , 常常带有可以吸引青少年的口味 , 也会增加健康的风险 , 所以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应该等同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一样对待和监管 。
电子烟也并非比传统卷烟安全 。 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中所含有毒物质可能比传统卷烟少 , 但并无充分证据来量化这些有毒物质对健康带来的危害 。 而且 , 对健康的危害不仅取决于有毒化学物质的含量 , 还包括使用的方法如使用频率、产品的类型和生产方式以及谁在使用产品 。 而且如果同时使用电子烟和传统卷烟(事实上 , 很多人都在双重使用) , 所带来的危害是叠加的 。
并且 , 二手电子烟对人体有害 。 使用电子烟会增加室内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 人们暴露与这些颗粒物中 , 包括细小和极小的颗粒(可能进入肺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和尼古丁 , 已被证实和增加心脏及肺部疾病的风险有关 。 一项系统性研究显示 , 使用电子烟产生的“蒸汽”有危害身边人健康的可能 。
而关于“电子烟可以用于戒烟吗?”这一问题 , 世卫组织认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电子烟可以作为戒烟工具 。 尽管有研究显示电子烟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帮助一些吸烟者戒烟 , 但这些研究的确定性较低 , 且研究所涉及的产品往往是单一的 , 电子烟的种类五花八门 , 并没有办法确认所有电子烟产品都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 , 故电子烟作为人群层面的戒烟手段所能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