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激荡一级市场( 二 )


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对采访人员称 , 联想创投投了10家专精特新企业 , 其中一家公司叫京微齐力 , 十几年前承接了国家专项研发国产FPGA芯片(先进芯片的一种) , 芯片投资很重 , 无奈大环境不好 , 企业曾寻找国内外资源的支持无果 , 最后资金链断裂 。 但是管理层坚持说 , 承接了国家专项就要把它做完 , 想破产重组 , 把残局收拾好 , 把已经各奔东西的人员招回来 , 东山再起 。 他作为投资人 , 参与了企业两年的债务重组 , 从旁辅助 , 深知个中滋味 。
邬曦表示 , 科创板开了个口子 , 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 , 北交所又把上市的门槛降为2亿市值 , 在收入上体现出更大的包容性 。 对投资人来说 , 能更早退出、有更明确的预期 , 这是件好事 , 同时也将促进更多社会资金加大对专精特新等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的支持 , 形成良性循环 。
王光熙表示 , 从更远的历史来看 , 很多赛道是能够创造价值的 , 只是因为二级市场的不成熟 , 没有获得机会而已 , 使得一些企业变成海外的架构 , 或者长期在中国没有得到资源的倾斜 , 设立北交所也是填补了原有的这块资本市场 。
政策的确定性
邬曦对采访人员表示 , 从北交所到专精特新 , 政策的导向越来越明确 , 而政策的确定性对一级市场是重要利好 。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主管合伙人刘晏来对采访人员表示 , 2019年至2021年期间 ,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整体处在向上通道中 , 但进入2021年以来 , 两项指标相比2020年下半年的历史最高点 , 都有所回落 。
刘晏来表示 , 市场还在延续一个较高的活跃度 , 整体向上的动力不变 。 短期内出现的投资节奏放缓 , 主要是由于投资机构面对一些市场不确定性而采取谨慎态度 。
投专精特新的机构都有科技属性 , 邬曦表示 , 北交所的设立 , 对这一批机构有助推作用 , 但不会形成太大的反应 。 达晨财智投资的企业中有62家进入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名单 , 今后会更加坚定自己的赛道和方向 , 坚持原来的投资逻辑和纪律 。
一位专注消费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对采访人员称 , 北交所对一些财物属性、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机构影响更大 , 投后期的机构也相关性很强 , 这些机构更关注交易所的进展 , 而更多早期的机构考虑如何布局 , 找到其中最优质的企业 。
【北交所激荡一级市场】上述人士称 , 现在政策不确定性太多 , 很多教育、互联网投资人“摔了跟头” , 一旦哪里有了政策的确定性 , 大家会紧跟上去 , 想尽办法布局 。 在去年精选层设立的时候 , 一些机构敏锐地嗅到了趋势 , 已经开始行动了 , 未来一段时间内 , 专精特新的估值会上涨 。 参照芯片赛道 , 现在100个项目里有90个都是很贵的 。
对很多机构来说 , 又专又小的企业并不好投 。 一位来自券商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对采访人员称 , 从北交所2亿市值门槛来说 , 缺乏深厚产业背景的机构是没能力判断的 , 财务型往往不善于投 。 蜂拥之后 , 一定是有一批机构要“交学费”的 , 后面也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一位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人士对采访人员称 , 近期 , 发现一些中小企业开始非常积极地找融资、扩充业绩 , 它们不是初创公司 , 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 一垫脚就能够上北交所 , 过去几年看到新三板上市无望 , 都“躺平”了 。
他担心市场会出现揠苗助长、业绩注水的现象 。
邬曦表示 , 业内正在讨论一个问题 , 科技投资是不是会出现泡沫 。 当一批资金进入某个行业 , 形成的投入产出 , 其实是一个效率问题 , 对于投资机构 , 要比拼真正的功夫了 。 北交所设立 , 会加速一级市场的分化 。 就像科技投资已经进入一个深水区 , 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摘得差不多了 , 未来好投的、都看得懂的标的会越来越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