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竹叶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
【组成】竹叶一把(20克),葛根三两(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各3克),炮附子一枚(6克),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15克) 。
【用法】上十味,以水一斗(1升),煮取二升半(300毫升) , 分温三服,温复使汗出 。
【功效】温阳益气,疏风解表 。
【主治】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 , 喘而头痛 。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产后发热等体虚外感病症 。
产后发热(个案):郑某,29岁 。患者体质素虚 , 复加产时出血甚多,大汗淋漓,产后渐起头痛,发热38.3~39℃ , 诊为“产褥热”,用广谱抗生素数日 , 体温降至正常后复升 。刻下:面色红赤,头痛,发热,周身骨节酸楚,心烦不寐,咳嗽痰白稠黏,口渴喜热饮,纳差,大便秘结3日,溲短少,恶露少量,舌绛红,苔白腻,脉浮缓 。处方竹叶汤(竹叶、党参、葛根、防风、桔梗、桂枝、附子、甘草、生姜、红枣)4剂后诸症锐减,便畅,溲清,纳增,脉缓和 。继以调养心脾而安 。(《福建中医药》2003年第4期)
患者,女,27岁 。初产分娩,耗气大,出血多,自汗贫血,气短口渴,头晕心悸 , 虚烦不眠,由于产程过长,中受风邪,恶寒无汗,头痛身痛 , 发热则目前如见鬼状,呓语战惊,汗出稍安,舌淡苔白,脉浮虚而缓,重按微弱 。予竹叶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 分早、晚2次温服 。药服2剂后复诊,热退神安,周身轻松,体虚疲倦之感依然,继服2剂,病失安然 。(《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48期)
【方解】本方重用竹叶以清解心胸烦热;兼以桂枝、防风、葛根、生姜发散风寒;甘草、桔梗利咽祛痰;附子、人参、大枣温阳益气,补虚达邪,为标本兼顾、寒温并用之剂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自汗出、面红、气喘、咽痛、心胸烦热、项背拘急、苔薄白而润、脉沉为辨证要点 。
【竹叶汤】【方歌】喘热头痛面正红,一防桔桂草参同 , 葛三姜五附枚一,枣十二枚竹把充 。颈项强用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体,呕为气逆更宜加,半升半夏七次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