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饮

【方剂名】常山饮,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常山三钱(9克)、草果三钱(9克)、槟榔三钱(9克)、知母三钱(9克)、贝母三钱(9克)、乌梅三钱(9克)、煨生姜三片、大枣五枚 。
【用法】水煎,煮沸后入陈酒一匙,疟疾发作前3小时左右服 。
【功效】截疟祛痰 。
【主治】主治疟疾发作较久不止 , 热较高,舌干口渴 。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疟疾 。由于常山具有强烈的致吐等不良反应以及可致肝、肾病理损害的毒副反应 , 并且疟原虫对常山具有抗药性,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
【常山饮】【方解】古云:无痰不作疟 。阴阳不和则疟作 。本方以常山引吐行水、祛老痰积饮;槟榔下气破积,消食行痰;知母滋阴,治阳明独胜之火;草果辛热,能治太阴独胜之寒;贝母清火散结,泻热除痰;乌梅酸敛涩收 , 生津退热 , 诸药合为截疟之剂也 。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常山的水煎剂及醇提液对疟疾有显著的疗效,并有降压、兴奋子宫、抗肿瘤、抗流感病毒、抗阿米巴原虫等作用 。常山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及其衍生物常山酮已被证实具有肯定的抗疟疾、抗球虫病等作用以及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效果 。
【方歌】常山饮中知贝取,乌梅草果槟榔聚,姜枣酒水煎露之 , 劫痰截疟功堪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