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愉悦与时间黑洞

【廉价愉悦与时间黑洞】近来 , 网上有则信息说 , 长篇小说已失去市场 。 此消息之源 , 未可得知 。 但客观现实是 , 现在的小说数量虽然并不少 , 可像《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这样浑厚有力的大部头 , 却越来越少 , 像四大古典名著那样的顶流更是不可企及 。 个中原因 , 在于一些创作者贪图“短平快” , 难得静下心来搞长篇创作 。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读者群 , 人们陷入快节奏、碎片化浮躁之中 , 不愿拿出业余生活中的大块头时间阅读长篇小说 , 长篇小说的读者群在锐减 。
那么 , 人们业余生活里的大块头时间哪儿去了?答案是:贪享“廉价愉悦”而坠入“时间黑洞”里了 。
两年前 , 人类首张拍摄到的天体“黑洞”照片公布 。 它 , “吞噬”一切 , 连光也无法逃脱 。 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 , 到惠勒提出“黑洞”概念 , 再到霍金提出“黑洞是时空的扭曲者”之说 , 都说明“黑洞”的客观存在 。 而“时间黑洞”则是说:对自己的时间观念并不自知 , 分分秒秒的时间被“黑洞”所吞噬 , 回过神来 , 往往会产生遗憾、后悔之感 , 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向前 , 随着互联网的超常发展 ,“低头族”不计其数 。 公交车上、地铁里、候机室中 , 人们几乎清一色地低头看手机 , 读书看报者极为鲜见 。 下班回家 , 电视不看 , 外卖点好 , 低下头来发微博、看微信、玩游戏、刷抖音 , 一做不可收 。
看微信、玩游戏、刷抖音 , 并非没有任何益处 , 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廉价愉悦” 。 其实 , 寻求这种“廉价愉悦”就是在谋求“廉价刺激” 。 一旦习惯了这类低成本、“高回报”的短期收益刺激 , 便坠入了时间的黑洞 , 注意力就被廉价收割 , 耽误了人们去做更有意义、更为重要的事项 , 一些人也就更不愿去做那些高投入、见效慢但有长期收益的事情了 , 阅读长篇小说、深度思考一类的事情也就难以进行了 。
实际上 , “廉价愉悦”的“廉价”的确花费甚微 , 甚至免费 , 可却消耗了大量时光 , 使宝贵的时间被“黑洞”吸纳 。 而一寸光阴一寸金 , 寸金难买寸光阴 。 更何况 , “廉价愉悦”之下谋求的“廉价刺激” , 得到的只是短暂的、即时的愉悦 。 回过头来 , 将是一场空虚 。
“廉价愉悦”成就“时间黑洞” , “时间黑洞”又消磨宝贵时光 , 缩短生命的长度 , 无异于浪费生命 。 时光如梭 , 是一直在流逝前行的 , 流逝的岁月永远不可复制 , 更无法粘贴 。 时间一旦被“黑洞”吸纳 , 就再也找不回来 。 每个人生命的长度和深度 , 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