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新秀崛起 “上海号”明年密集穿梭( 二 )


对于当前中欧班列普遍遭遇的口岸拥堵问题 , 乌菟子并没有回避 。 以“进博号”为例 , 此次上海海关采取了“口岸转关”的模式 , 而国内其他平台公司一般采取一体化的报关模式 , 即“口岸查验” 。 据乌菟子介绍 , 口岸转关模式是上海海关把所有查验等工作全部完成 , 在阿拉山口口岸只需核对后放行 , “此举极大地减轻了阿拉山口海关的压力” 。
海运与班列陆运相补充
2020年 , 尽管遭遇了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全球大流行 , 中国和德国的双边贸易总额同比仍增长3% , 约为2121亿欧元(约合1.57万亿元人民币) 。 其中 , 德国自中国进口额1163亿欧元 , 同比增长5.6% , 是自2015年以来最大进口来源国;德国对华出口额959亿欧元 , 同比下降0.1% , 中国是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 。
上述数据显示 , 处理设备、电气设备和光学产品是德国从中国进口的最重要商品;同时 , 虽因疫情导致德国的汽车和零部件出口有所萎缩 , 但仍为最重要对华出口商品 。
而2021年的贸易增势更胜以往 。 今年前八个月 , 中德贸易总额同比增长达19.2% 。
以德国的贸易和经济枢纽汉堡为例 , 开行10年来 , 德国汉堡见证了来自中国的中欧班列数量不断增加 , 始发的城市不断增多 , 汉堡已成为中欧班列在欧洲“最热门”的目的地 。
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潘桦全程参与了两趟班列的筹备 。 她在进博会现场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在上海与汉堡迎来35周年友城纪念之际 , 两趟班列的开行 , 意义非凡 。
潘桦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 , 2020年 , 往来汉堡与中国20多个目的城市的每周可预订班列为232列 。
“目前 , 汉堡始发的中欧班列中 , 抵达中国目的地最多的城市是西安 , 其次是郑州 。 ”潘桦说道 , “我们当然希望 , 无论是否是同一个运营商 , 能有更多的班列从上海出发 。 汉堡对来自中国各地的中欧班列的期望是一样的 , 即做到常规化 。 ”
今年 , 汉堡最大的港口运营和物流企业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HHLA)以及汉堡港营销协会(HHM)代表汉堡港第四次参加进博会 。 此次 , 汉堡港希望在进博会上展示的重点除了中国与汉堡之间丰富的货运线路以外 , 还聚焦了汉堡港向客户提供的可持续物流解决方案 。
“我们很高兴2021年能够再次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汉堡港 。 在经历了今年初几个月因全球疫情持续而带来的紧张气氛后 , 我们现在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 。 这也得益于今年上半年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 ”汉堡港营销协会董事长马特恩(Axel Mattern)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 汉堡港不仅承载着海运重任 , 同时拥有多条连接欧洲腹地的铁路运输网 , 是德国最大的通用港口和欧洲第一大铁路口岸 , 因此用潘桦的话来说 , 中欧班列的到来将汉堡港海铁联运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 “作为欧洲最大的海铁联运港口 , 汉堡港很早就能提供水路、水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 。 ”汉堡驻中国联络处提供的数据显示 , 2020年 , 汉堡港通过连接腹地直送货物的水铁联运模式 , 已占其全部运作模式的50.7% 。
马特恩介绍道 , 目前 , 每周约有230班可预订的货运班列连接汉堡与中国的20个目的地 , 这是对每周中国和汉堡之间约15条海上航运线的理想补充 。
“汉堡港的多式联运优势非常明显——平均每三个海运集装箱中就有一个始发地或目的地是中国;铁路网又可以直通所有欧洲腹地城市 。 ”他说道 , “作为中国通往欧洲的主要门户 , 汉堡港承担着‘新丝绸之路’海上与陆上枢纽的角色 , 不仅是中欧之间海运货物流通最重要的港口 , 也借助深入欧洲腹地的铁路网络连接起了各大经济区 , 高效、绿色地进一步推动双边商贸往来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