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日 , 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 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建设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青岛等地已经围绕《指导意见》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工作 。

  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各地为何纷纷抓紧建设?具备哪些条件的城市有望入围?采访人员进行了采访 。

  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制高点

  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巴黎、伦敦、东京等名店云集、大牌汇聚、大量新品首发的国际性大都市 。 如今 , 中国也瞄准了这样的目标 。 《指导意见》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 , 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 , 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使其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方面表示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 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 , 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 , 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

  想要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高、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等是前提 。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能否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要看消费的时尚引领程度和能力以及消费者的国际化程度 。 对标世界著名消费中心城市 , 如纽约、伦敦、巴黎等 , 这些城市的共同点就在于服务业高度发达 , 商业竞争充分 , 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消费者集聚程度高 。 此外 , 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不仅要有国内消费者 , 还要有大量的国际消费者 , 这就意味着这些城市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 , 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一是消费基础要好 , 一个城市的消费规模大、消费增长速度快 , 其消费基础才会好 。 二是国际化程度要高 , 一个城市进口规模大 , 意味着该城市国际化渠道多 , 便利化程度高 , 国际商品和国际服务就会多 , 消费资源就会集聚 。

  有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为何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 , 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 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 今年上半年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 , 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方面表示 ,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 , 加快消费转型升级 , 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

  张建平表示:“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服务化、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 高质量的发展要求这些城市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 同时 , 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够对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动力量 。 ”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数据 , 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花费排名世界第一 , 全年在境外消费达2773亿美元 。 从抢购国际大牌衣物饰品 , 到抢购日本电饭煲、德国刀具、澳大利亚雪地靴等 , 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着力吸引的顾客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成 , 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国际化、品牌化的消费需求 , 将境外消费转为国内消费 , 留住消费者的“钱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