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二 )
前景如此吸引人 , 各地纷纷摩拳擦掌 。 今年5月 , 武汉市出台《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 提出到2021年 , 形成现代化商业聚集地、国际化消费目的地、便利化时尚宜居地 , 打响“武汉购”品牌 。 9月 , 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计划(2019-2021年)》 , 提出将深圳建设为消费创新的“全球重镇”、国际品牌的“重要驻地”、中国制造的“世界橱窗”、引领潮流的“时尚之都”的总体要求 。 10月 , 宁波发布《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 , 提出要构建国内进口商品集散网络 , 打造中东欧消费品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 , 打造全国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交易中心 。
海南的离岛免税店一直是国人境内消费的好去处 ,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海南自去年就加快了步伐 。 去年底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印发《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 , 提出要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 。
哪些城市将入围?
8月27日 , 美国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大陆首店在上海闵行正式开业 。 开业仅6小时 , 就因太过火爆而被迫暂停营业 。
上海是中国著名的消费城市 , 也是国际零售商和国际知名品牌集聚度颇高的城市 。
中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怎么建?从上海的做法中或许可窥一二 。
聚集优质消费资源 。 上海已经成为各大知名品牌新品首发的首选地 , 也是全国拥有最多“旗舰店”“首店”的城市 。 商务部数据显示 , 2018年 , 共有835家上海“首店”落户 , 2019年上海至少还将力促500家品牌“首店”落地 。
建设新型消费商圈 。 在2019上海购物节上 , 首批9个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发布 , 包括黄浦滨江外滩地区、新天地、徐家汇、静安寺等知名商圈 。
推动消费融合创新 。 “三枪”与网易云推出联名内衣 , “蜂花”推出金典香皂伴手礼 , “老凤祥”推出迪士尼系列产品……近年来 , 上海引导推动了一批老字号的改革创新 。 目前 , 老凤祥、光明乳业等5家企业年营收超百亿元 。
加强消费环境建设 。 2018年 , 上海市共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207279件 , 涉及商品和服务总额14.2亿元 , 其中 , 承办市民服务热线转办件29028件 , 平均满意度96.1% 。 健全的消费维权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 。
除了已经抢先布局的上海 , 还有哪些城市有潜力冲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数据显示 , 2018年上海、北京、广州为全国社零总额前3名 , 均超9000亿元 , 上海、北京更是突破1万亿元 。 重庆、武汉、成都、深圳、南京分别位列第4至第8位 。
看社零增速 。 武汉、成都、青岛、济南等城市增速均超10% , 增速较快 。
社零消费只是城市消费实力的众多指标之一 , 国际化水平、城市旅游消费、民航旅客运输量、消费便利程度和服务性消费等 , 也都不可忽视 。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 , 消费力强的一线城市 , 像北上广深入围比较确定 。 此外 , 一些旅游城市 , 如青岛、厦门、西安、成都、南京等 , 能够带动消费 , 且国际交往较多 , 同样潜力巨大 。
张建平指出 , 上海、北京、广州是中国一线城市消费的典型代表 , 也是非常有希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 。 同时 , 二线城市的消费潜力也很大 , 例如成都、重庆有非常好的消费文化和消费氛围 ,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 , 这两个城市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辐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 有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