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纺织业新时尚(新视点)

  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与我们的衣服、窗帘、沙发布有啥关系吗?

  “2017年 , 全球纺织行业生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12亿吨 , 超过全球国际航班和海运排放温室气体的总和 。 ”日前召开的2019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 ,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中国区循环时尚项目负责人范华星提供了该机构调研的数据 。

  在纺织生产消费流程中 , 从可再生材料的选择、脱碳的生产环节、水资源的使用处理、废弃物的再处置到衣物的使用率、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探索 , 每一步都会影响碳排放 , 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 2018年 , 中国纤维加工总量约5460万吨 , 超过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50%;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767.3亿美元 , 占全球35% 。 纺织业实现绿色发展责无旁贷 。

  近年来 , 中国纺织产业一直致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 李宁集团在供应链材料、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置等多个环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 2018年通过建设太阳能电站 , 不仅降低了碳排放 , 还节约电费40多万元 。 新天元色纺采用的“零染”色纺技术 , 截至2018年底累计减少碳排放10.1万吨 , 累计节约用水量190万吨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 , 大力支持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开展绿色化改造 , 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 ”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 , 到2020年 , 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22%、用水量累计降低23% , 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1200万吨 。

  “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改变市场竞争的商业环境与格局 , 影响企业的供应链和市场需求 。 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 , 中国纺织企业要在变局中厘清世界、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 从而在变局中把握机遇、规划未来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 。

  实际上 , 纺织品消费者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 WWD(国际时尚特讯)首席内容官张大川表示 , 在全球范围内 , 尽管消费者每年丢弃的还可继续穿着的衣物总价值达4600亿美元 , 但已经有80%的消费者认为 , 改变日常行为和购物习惯是保护环境的好方式 。

  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成为一种时尚 。 调查数据显示 , 22%的上海消费者愿意为环保多花钱 。 再造衣银行创始人张娜表示:“我们通过对旧衣的再设计影响消费者 , 进而促进真正的循环产品出现 。 ”(郭馨泽)

  制图:蔡华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