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竟能“扼杀”精子!男性精子数40年已骤减50%( 二 )
他们注意到 , 曾有研究称暴露于高浓度PM2.5会导致小鼠的下丘脑出现炎症或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系统调控性腺活动的“通路”)的活动受到抑制 。 也就是说 , 调节性腺活动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在PM2.5污染物的影响下可能失灵了 , 这会不会是精子减少的真正原因呢?
神经炎症
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 , 是内分泌活动的调控中心 。 它能促使垂体释放各种促性腺激素进入血液 , 这些激素到达性腺(如睾丸)后 , 能促进性腺分泌生理活动相关的性激素(如睾酮) 。 研究人员观察到 , 污染组小鼠吸入了大量的PM2.5 , 它们下丘脑中的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等 , 能引发炎症)的含量是对照组小鼠的2倍以上 。 这说明污染组的小鼠下丘脑中出现了炎症 , 而炎症很有可能影响了其中分泌激素的细胞的正常功能 。
研究人员锁定了下丘脑发生炎症时高表达的一种蛋白激酶IKK2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 研究者让小鼠的神经元大量合成这种蛋白质 , 他们发现当IKK2增多时 , 可以直接导致小鼠附睾中的精子数量和睾酮水平下降 , 达到与呼吸大量污染空气相似的效果 。

文章图片
图4/3
接着 , 研究者用基因编辑敲除了神经元中编码IKK2的基因 , 使小鼠的下丘脑神经元无法表达这种蛋白质 。 他们发现 , 失去IKK2后 , 小鼠即使呼吸了很多PM2.5污染物 , 但其生殖系统的各项指标仍能保持正常 。
研究人员认为 , 他们找到了PM2.5影响精子发育的关键原因:吸入的PM2.5会导致下丘脑出现炎症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生紊乱 , 进而造成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 最终导致小鼠的睾酮分泌减少 , 精子发育受阻 , 数量下降 。 而阻止下丘脑中炎性相关蛋白IKK2的表达 , 可以避免空气污染对生殖系统造成危害 。
论文的通讯作者、马里兰大学医学副教授应哲康说:“此研究显示 , 去掉小鼠脑中的一个炎症标志物(蛋白激酶IKK2) , 即可挽救小鼠因空气污染而减少的精子数量 。 这意味着我们如果针对神经元中的IKK2设计一些药物或者治疗方案 , 也许能够防止或者逆转空气污染对男性生殖能力造成的损害。 “马里兰大学医学教授查尔斯·洪(Charles Hong)评论称:“空气污染也可能通过相似的机制(脑组织炎症)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 , 因此这个发现可能有更广泛的意义和应用 。 ”
拒绝“习惯成自然”
随着研究的深入 , 科学家逐步证实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打击 , 是广泛且深远的 。 这也警醒着我们不要对污染天气习惯成自然 。 今年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空气质量行动:全球减轻空气污染政策和计划总结》指出 , 2019年 , 全球92%的人类生活地区的PM2.5浓度超过了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健康水平:10微克/立方米 。 而经专家小组审议近500篇论文后 , WHO于今年将这一标准下调为5微克/立方米 , 体现了科学界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持续关注和严肃态度 。
想要彻底治理雾霾需要完成漫长的能源结构转型 。 尽管在积极的应对下 , 我国空气质量多年来得到了持续改善 , 但时至今日 , 中高度污染天气在一些地区仍是每年“可能会迟到 , 但绝不会缺席“的老问题 。 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投入使用还需大量的工作和时间 , 在此之前 , 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出门戴好口罩或许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
参考链接:
https://ehp.niehs.nih.gov/doi/10.1289/EHP8868
https://academic.oup.com/humupd/article/23/6/646/403568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