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名词“时空伴随者”是什么?网友:有种极致的浪漫感
继密切接触后
新冠疫情又催生了一个新名字——
“时空伴随者”
多地出台时空伴随者管理方法
11月3日以来 , 陆续有群众收到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疾控中心联合发送的涉及此轮新冠病毒疫情的提示短信 。 短信中 , 出现了“风险人群时空伴随人员”的字样 。
文章图片
目前官方并没有对“时空伴随者”的说法统一定义和出台管理方法 。 在许多地方发布的信息中 ,时空伴随、时空交叉、时空重合都统一作为一个名词进行解释 , 但各地发布的定义内容却不太统一 。
10月28日 , 湖南长沙市疾控中心官方发布的信息提到 , 在户外开放空间 , 同一基站一定距离范围内有过规定时长(例如10分钟及以上)轨迹碰撞的手机号码 , 定义为可能暴露的时空伴随 。
嘉峪关市卫健委和 成都市疾控中心也先后公布了时空伴随者定义—— 时空伴随者是指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 , 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 , 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 。
比如 , 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 , 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 , 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 , 还是通讯信号上的漂移 , 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 。
文章图片
此外 , 也有部分地区没有明确提出时空伴随者的定义 , 但在实际管理中已经在执行 , 例如本轮疫情首先发现病例的西安、防控升级的北京 。
10月25日 , 西安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本轮疫情防控情况:全市累计核酸检测919.01万人次 , 均为阴性 。 截止到25日8时 , 西安市管控密接4036人 , 管控次密接7690人 , 管控各点位涉及的潜在密接29098人 , 核查出时空伴随者7627人并落实管控 , 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全部阴性 。
11月1日 , 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提醒信息 , 正在京外出差、旅游等未返京人员要做好旅途、就餐等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 密切关注国内各地区疫情信息 , 如与目前国内已报告病例的公布行程有时空重合 , 请立即向社区(村)、单位、宾馆报告行程 , 就地自我隔离不外出 , 并配合各项管控措施 。
成都市疾控中心对提醒短信的内容也进行了解答——
为什么会收到“短信”提示?
疫情防控的精细化在于 , 除了确诊病例所居住的住宅区 , 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还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公共场所进行了严控和通报 。 部分存在时空伴随风险的市民的天府健康码已经变为黄色 , 并收到了来自成都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短信提醒 。
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等多种手段 , 精准摸排病例活动轨迹 , 持续开展密接追踪管理 , 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 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切断病毒传播链条 。 此轮疫情中 , “黄码”如同黄灯 , 成为全市人民自查自检 , 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信号灯” 。
“时空伴随者”应该怎么做?
健康码黄码人员和收到成都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短信提醒的时空伴随风险人员应立即向社区报备 , 并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 , 2次核酸检测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 , 获得核酸阴性结果前请居家 , 不要外出 。
警方再次提示:疫情防控 , 人人有责 。 大家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 , 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 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 。 收到上述提醒短信后 , 切莫惊慌 , 主动选择就近核酸检测机构 , 按照要求接受核酸检测(途中请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积极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工作 。 同时 , 要做到不信谣 , 不传谣 , 时刻保持防疫警惕 , 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疫情防控信息 。 对于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 将严肃追究相关当事人法律责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