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多了新选择
近年来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 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 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 在加快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同时 , 还为新兴职业的涌现提供了客观基础 。
自4月份人社部等多部委发布13个新职业以来 , 新职业蓬勃发展 。 全国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从70万人上升至超过100万人 , 无人机驾驶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新职业从业大军也稳步扩大 。
“新职业的涌现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的活力和创造力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迸发新动能 。 同时 , 新职业发布对于提升从业者技能的专业性、拓宽职业发展前景、提升待遇、增强职业认同感都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冰子表示 。
以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为例 , 美团点评发布的《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 , 生活服务业新职业具有四大特点:机会多、技术强、职位细、专业精 。 从业人员呈现出“三高”特征:高学历——近七成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 高收入——近1/4新职业者月入过万 , 高要求——71%新职业者参加过职业培训 。
“这些新就业形态是产业迭代升级、数字化变革升级的产物 , 对劳动者素质、技能的要求也往往较高 。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 希望通过新职业的发布 , 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 。 例如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等 , 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 , 实现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 , 提高新职业人力资源的保障能力 , 促进新职业健康发展 。
“新职业的发展壮大 , 反过来可以进一步吸纳就业 , 缓解就业总量压力 ,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 ”该负责人说 。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则表示 , 提高新职业领域的就业质量还能促进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 从而催生更多的新职业 , 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收益 。 例如 , 在国家职业大典之外 , 生活服务业不仅在新兴消费需求下催生出一批“新奇特”职业 , 也在互联网改造下 , 诞生出一批传统服务业中的“数字化”新工种 , 如酒店收益管理师、外卖运营规划师、轰趴馆店长、网店美工设计等等 。
“未来 , 我们还将加快开发就业岗位 , 扩大就业容量 , 强化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 从而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 。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7日 11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