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的节日盛况 。

文章插图
元宵节又是上元节,汉文帝当年全城举火为号,诛灭了吕后一门,刘氏皇族得以重新掌权,为了纪念这个灯火通明的正月十五,便将这天定为举国欢庆,共赏花灯的日子 。汉唐以来,一直实行宵禁,而女子一般也不出闺阁,但是在元宵、清明这些日子是可以出门的 。
一旦沾了男女之风,各种传奇和故事就层出不穷 。因为这是男男女女难得见面的日子,特别是在古代,要想在说媒嫁娶之前看见对方的尊荣,这些日子就是唯一的机会了 。
所以元宵节是普通民众间最重要的节日,不宵禁,看花灯,游园会,还有就是去看心上人 。
南宋已经不宵禁了,但是儒学理法严格,同样只有在这合法的万民同乐的日子里,闺阁女子才能名正言顺地出门来会情郎 。所以元宵多故事,元宵多情诗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便借了这种浮华热闹的场合抒发出不同一般的味道来 。

文章插图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那些树枝上缠绕的彩灯,让人误以为一夜东风,催放了万千树花 。烟花盛放后弧形坠落,如吹落银河漫天星 。一路宝马香车络绎不绝,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悠扬的音乐四处欢唱,空中的明月玉壶一样熠熠生辉,人们提着各种各样形状的彩灯,欢歌曼舞,笑语喧哗 。”
“那些出游的少女们啊,精心打扮,头上戴着奇特的装饰,有粉彩,有雪白,还有黄金缕 。叽叽喳喳地互相说话,掠过身旁引来暗香浮动 。约我来的人儿呢?怎么还没到?不是说好了在街口等么 。左寻右找,总是不见,无意间回首,她却在光影昏暗的地方看着我微笑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有所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逢不在 。站在灯火辉煌处的你,再回首,阑珊处是否她还在?
所以,一首千年前的词,同样可以打动现在的你,让你徜徉五光十色的灯海时,不时回头去看灯光闪烁昏暗角落里是否有个别样的女孩看着你笑 。

文章插图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
当一个人奋斗无望茫然时不要失掉信心、只要有恒心朝着理想的目标勇敢的坚持就一定会实现、燦烂的曙光终究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词人辛弃疾之作,词中描述的‘元夕’是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
全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生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从中看出词人寻觅一位孤高清寂之佳人 。上篇‘花千树’、‘星如雨’、‘鱼龙舞’描述元宵灯节的千树琳琅、花雨缤纷、鱼龙变幻的花灯热闹,繁华的奇丽景观,而借风箫乐声的喧动,明月辉光的流转,烘衬元宵之夜景,喧闹气氛和灯月交辉之意境 。其间赏灯人群中‘宝马雕车’点染了贵妇仕女 。以蛾、柳、缕诸饰物和笑语、暗香勾描仕女华丽、娇媚出群 。对观灯的描述也同时显出词人心境追求之非同寻常 。
- 春钓“菜花鱼”需要注意什么?
- 有人说“人,所追求的自由、尊严、梦想,都要有钱做后盾”,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 是“棒子出孝子”,还是温情教养,新生代父母你怎么选?
- 怎样区分人鱼线与马甲线?
- 教育孩子常说“谢谢”有哪些好处?
- 对于读文学作品,我们该保持“作者已死”的态度还是“作者未死”的态度?
- 日历什么软件最好?
- 当下如何看待“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
- 立冬过后是“养骨期”,建议:中老年人多吃4种高钙食物,腿脚硬朗
- 我一直不相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你是否发现梦的内容白天压根就没想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