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


为什么诺兰成为现代电影观众追捧的热门导演,除了够硬核够脑洞,够狂拽炫酷等等,其中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有很宽泛的解读空间,而且这些都被诺兰放置在影片中极为不易察觉的角落,供观众慢慢去挖掘 。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

文章插图



诺兰出生于英国,参与撰写剧本的弟弟乔纳森诺兰也一样,他们兄弟俩都有着很厚重的英国文学基底,所以在看整个三部曲,尤其是最后一部时,能明显感觉出他们塑造的蝙蝠侠(布鲁斯)这角色,有着浓重的莎士比亚悲剧色彩 。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莎士比亚式悲剧 。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 。在此就不一一详细展开了 。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

文章插图



总结来说,莎士比亚的悲剧文学中,认为人性是失望的,但不至于绝望,所有故事中产生的悲剧无法避免,这也造成了人性阴暗面无法逃避,而最重要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有着很强的英雄主义色彩,往往和宿命或使命相矛盾,从而造成崇高的悲剧,而后得到升华 。


而这样的悲剧,会留给故事中的人深深的反思,从而得到一种人性的“洗礼”,这正是经久不衰莎士比亚悲剧的核心价值 。


以上大概总结的这些,都在诺兰蝙蝠侠三部曲中找到相似的影子,尤其是《黑暗骑士崛起》,更可以看做是一个超级英雄的神话故事 。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

文章插图



虽然我们知道诺兰蝙蝠侠拍得很写实,但我们也能看出,《黑暗骑士崛起》在剧情上做了很多浪漫主义处理的 。


比如明明体能和力量都远在蝙蝠侠之上的班恩,把蝙蝠侠打到腰都断了,蝙蝠侠却能在短短几个月,不依靠任何现代医学自我恢复,自我恢复也就算了,在没有接受任何新技能训练下,然后光靠着小宇宙爆发逃出生天,然后再战班恩,把班恩打得满地找牙 。


这样的剧情逻辑,本身就非常具有英雄主义浪漫色彩 。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

文章插图



聊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一下《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局 。


我们都知道,影片结局99%是布鲁斯没有死,而蝙蝠侠成了传奇,罗宾继承了蝙蝠侠衣钵,继续保护着哥谭市 。


但...我们或许可以试着去看另一种不那么超英漫画式的圆满结局,而是那1%我认为的悲剧英雄式的结局 。


以下是我的“过度解读” 。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

文章插图



或许,蝙蝠侠(布鲁斯)不愿意相信自动驾驶,他愿意牺牲自己,直到控制蝙蝠战机到最后一刻,为的是保证核弹能真正远离哥谭市 。


其实细品的话这逻辑也是说得通,哥谭市和1100万人民命运抉择之时,蝙蝠侠会把这生死攸关的任务,自信交给自动驾驶吗 。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删减

文章插图



还有当时福克斯检查的是蝙蝠战机是样机,自动驾驶软件确实是布鲁斯修好的,但到底自动驾驶软件有没有放置在蝙蝠侠当时带核弹的战机上,或者蝙蝠侠有没有用到,已经没人能考据了 。


而整部电影看下来,蝙蝠战机,一直都是由蝙蝠侠亲自操作,按理说如果自动驾驶投入使用,有几次非常需要自动驾驶的危机时刻,蝙蝠侠完全可以像第二部《黑暗骑士》一样,展示一下自动驾驶功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