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排斥游戏 , 可是当你对事物设限时 , 很有可能关上了一扇走向深度思考的门 。
如果当初不玩游戏 , 就没有如今的创作;如果现在没有做数字艺术 , 可能依然在玩游戏 。 ”
文章图片
在这之后 , 他学习玉石雕佛 , 这也成为做「未来仏」系列的引子 。
在完整体验实物创作后 , 他选择投身到数字艺术领域 。
雕一座佛像耗费的9个月时间 , 在虚拟世界中可以玩出更多更有趣的可能性 , 不受空间和物质的限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要为在脑海中闪过零点几秒的念头 , 付出几个月的时间身体力行 。
在我看来 , 人工智能和算法 , 往往会加速你的思考和创作 。 放大作为一个人的感知 。 ”
计算机捕捉了他的每一次灵光乍现 , 而未错失宝贵的念头 。
文章图片
对于大悲宇宙来说 , 不借助算法思考 , 产生的东西并不是有效的 , 比如情绪 。
当感到悲伤、沮丧 , 似乎是大脑在抑制我们进行深度思考:这样做有意义吗?能吃饱饭吗?不能的话 , 就别再往下想了 。
可算法不会让人轻易掉进情绪陷阱 , 而是把思考延展下去 。
文章图片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创造一个世界的天性 , 不只是艺术家 , 这是生物的本能 。 生小孩也是在创造 。
只不过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不同 , 会辐射到不同的面向 , 而我就专注于数字艺术 。 ”
文章图片
算法 , 是另一个我
“光是「大悲宇宙」四个字 , 就能描述我想做的事情 。 ”
他的三个项目 , 一直没有离开过时间、空间、宇宙 。 通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方式 , 期许在未来达到大智、大悲、大愿的状态 。
文章图片
“什么是慈悲?是我们站在平等角度 , 给予对方一些什么 。
大悲是双向的 , 我慈悲待人 , 也希望被同样对待 。 就好像在无限的空间内 , 我给电脑指令 , 它回馈无穷的物质和信息给我 。 ”
文章图片
2015年的「未来仏」 , 和如今的创作语境大不相同 。
曾经的大悲宇宙探寻人借助机器成为神佛的可能性 , 如今他不再是一个布道者 , 而是投身去做实践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若把机械佛比作皮囊 , 「文本基因计划」「虚拟蝴蝶」就是在填充灵魂 , 身体力行地去靠近曾经的设想 。
大悲宇宙称之为超我的状态 , 作为个体释放能量的状态 。
面对生命、科学、宗教的宏大课题 , 他选择从中截取一个片段 , 在小的尺度内做自己的研究 , 从仿生蝴蝶开始做尝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