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服头盔上装配有摄像头、照明灯还有高科技面窗 , 让视野更加开阔:摄像头可以全程记录航天员舱外操作过程 , 两侧各有1个照明灯 , 可照亮服装胸前部分 , 方便航天员在阴暗面操作;两侧有报警指示灯 , 在舱外服出现泄漏时闪动报警 , 同时还有语言报警;面窗包括4层结构 , 底层2层冲压结构中充有高纯氮气用来防结雾 , 外面是防护面窗 , 最外层是镀金的滤光面窗 , 对太阳光折射率低 , 防止太阳光线直接照射人眼 。 这款舱外服的研制代表着高科技领域的尖端技术 。
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张万欣此前介绍 , 新一代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经改进后 , 一套舱外服可以进行尺寸调节 , 可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 , 还能根据航天员的体型进行调整 。 虽重达130公斤 , 但穿脱快捷 。 经过训练的航天员可以做到在5分钟左右就完成穿脱 。
焦点3
【“神十三”两名航天员完成舱外作业任务】模拟遭遇撞击 , 此前进行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
据央视新闻报道 , 太空环境复杂又危险 , 空间站面对的主要威胁之一 , 是来自外部碎片的撞击 。 此前 , 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 , 模拟核心舱遭遇撞击 , 内部产生了失压的情况 , 三名航天员要紧急撤离到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当中 。
演练以空间站失压报警开始 , 航天员翟志刚迅速通过仪表进行判断 , 叶光富则迅速打开应急气瓶 , 确保舱内压力稳定 。 “这个是有判据的 , 就是舱压下降到多少 , 下降速率是多少 , 就开始要进行相应处置 。 把应急气瓶打开以后 , 马上要两个航天员去各自判断 , 哪个地方出现了泄漏 , 如果没有的话 , 尽快去看看载人飞船有没有泄漏 , 如果载人飞船没有泄漏的话 , 要进行各自的舱门的关闭处置 。 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迅速关闭了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舱门 , 仅用几分钟 , 三名航天员就撤离到神舟十三号返回舱 , 整个演练天地配合顺畅 , 处置快速得当 。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介绍 。
王春慧说 , 空间站整个设计以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基础 , 执行最高、最严格的标准 , 所以空间站在设计中考虑了各种的故障预案 , 它的一个核心就是要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包括舱压的失压、失火等都在整个故障预案设计范围内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