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改名、虚拟主播圈粉……元宇宙大火中引争议( 二 )


概念引争议技术难点待突破
元宇宙概念大火后 , 争议也随之而来 。 曾创作多部科幻佳作、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的刘慈欣直言 , 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 , 最后会引导人类走向死路 。
在《时间移民》中 , 刘慈欣称 , 这个时代的人们正在渐渐转向无形世界 , 虽然可以在两个世界都有一份大脑的拷贝 , 但无形世界的生活如毒品一样 , 一旦经历过那里的生活 , 谁也无法再回到有形世界里来 。
近日 , 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苏德超也在网上抨击元宇宙 , 认为其无非是哲学家诺奇克提出的“快乐机器” 。 这种机器一旦和大脑相连 , 被连接者将无法区分机器制造的幻觉和真实生活的区别 。 如果沉迷于此 , 将是一场人生灾难 。
“数字生活的价值要超过物理世界的真实生活?太扯了吧?”不少年轻人对元宇宙的未来将信将疑 , 但仍期待完全沉浸式的极致快乐 , 更多资本也希望早早抢占元宇宙概念带来的巨大商机 。
但元宇宙到底是什么?目前并没有公认的概念 , 各家企业都在尝试自己的实践路径 。 业界分析 , 元宇宙的产业构建还很遥远 。 在近日举办的百度AI开放日上 , 百度副总裁马杰就坦言 , “蹭车的太多 , 真假难辨” , 元宇宙要成为现实 , 还有三大技术难点需要突破 , 包括算力、算法与高昂的VR内容制作成本 。 他认为 , 目前元宇宙处于人们对其过度期望的时期 , 大概到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 , 潮水将会退去 。
图片来源:抖音 IC Photo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