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20服贸会媒体融合展区 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 , 媒体融合呈现了智能化、液态化特征 。 在智能化方面 ,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从互联网进入主流媒体 , 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 部分媒体实现数据驱动和智能驱动 。 液态化方面 , 媒体新兴和传统部门优化组合工作获得实质性进展 , 组织活力得以彰显 。
《蓝皮书》认为 , 媒体融合已由增量扩张变为内涵拓展 , 进入智能融合、生态融合、柔性融合的新阶段 。
慢:保持定力 , 追求有价值的流量
媒体融合的下半场 , 该怎么走?
如今 , 一些市场化平台通过搜集、分析用户数据及浏览习惯 , 利用算法推荐技术 , 将信息精准地推送给用户 , 以此满足受众分众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要 , 由此形成信息茧房 。 更有甚者 , 为吸引流量和注意力无视媒体伦理道德 , 严重扰乱行业秩序 , 对社会公德和主流价值观造成严重损害 。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深入抗疫一线 图源:视觉中国
用户有限的注意力被无数的端口瓜分 , 流量变成了稀缺资源 。 各类媒体不得不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 , 转为深度挖掘、专业化的比拼 , 以期吸引更多注意力 , 获取更大流量 。
在流量、质量面前 , 媒体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 。 在此背景下 , 媒体更应该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 做好“新闻产品”的生产者 。 不论媒体融合在技术及手段上如何创新 , 都应当坚守优质内容为本 。 否则 , 过于商业化的“流量崇拜”将贬损和消解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 。
《意见》提出 , 要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 , 始终保持内容定力 。 只有守住“初心” , 保持住定力 , 才能走好自己的媒体融合之路 。
这也是时代传媒的态度 。 在新的传播语境之下 , 坚持准确报道 , 秉持理性客观的新闻观点 , 输出有态度的新闻报道 , 同时找准信息同质化时代的突破口——深度报道 。
曾担任过南方报业掌舵人的资深媒体人范以锦认为 ,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 , 如何用好互联网信息是一种生存方式 。 “比如什么新闻要抢时效 , 什么新闻值得花时间慢慢琢磨 , 必须到第一线去深入调查 , 就需要好好衡量 。 ”在他看来 , 随着社会整体素质提高 , 深度报道依然备受欢迎 , “对事件本身进行调查、分析和反思 , 以求引发思考 。 不一定追求量 , 要更注重品质” 。
时代传媒始终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 , 追求有价值的流量 。 不论是“财经系”还是“生活系” , 以专业的新闻态度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 , 洞悉事件背后的实质和意义 ,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 , 借助新媒体手段反映事实 , 让媒体融合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
媒体融合任重道远 。 这是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 , 也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自我革命 。 每一个新闻媒体机构都要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 坚持守正创新 , 把握时度效 , 加速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 用全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