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史记》里记载了一个前后矛盾的故事,还有点荒唐,那是什么?是司马迁的失误吗?( 二 )


《史记》这本煌煌巨作在中国史学上是具有非常高的地位的 。
但是这本书它也有很多模糊矛盾的地方,也不是无可辨驳的 。

有人说《史记》里记载了一个前后矛盾的故事,还有点荒唐,那是什么?是司马迁的失误吗?

文章插图
比如说到卫青时,卫青本传中称卫子夫是其姊,而《滑稽列传》中又称青为“卫后兄也”,到底卫青与卫子夫谁大?我有点糊涂 。
更让我迷惑的,还有秦之子婴身世 。
有人说《史记》里记载了一个前后矛盾的故事,还有点荒唐,那是什么?是司马迁的失误吗?

文章插图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子婴是胡亥的侄子:赵高“立二世之兄子子婴为秦王” 。
但在《史记.六国年表》里,子婴成了胡亥的哥哥:“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之兄子婴 。”
等到了《史记·李斯列传》里,子婴却又成了秦始皇的弟弟:“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
同样是赵高自己想当秦王不成,转立子婴为王的故事 。但子婴的身份一会儿是胡亥的侄儿,一忽儿又是胡亥他哥,一会儿又是胡亥他叔叔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是司马迁弄错了吗?
有人说《史记》里记载了一个前后矛盾的故事,还有点荒唐,那是什么?是司马迁的失误吗?

文章插图
我认为这些矛盾处有司马迁收集资料的渠道不同的因素,也有《史记》距今年代久远,传习疏漏的可能 。
《太史公自序》云:“余所谓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他的修史原则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以“成一家之言” 。可见《史记》的记载大都有一定的史料来源,或为文献记载,或为民间传闻,史马迁只是根据其思想原则有选择地“实录”而成 。来源不一,口径有异,太史公只是尽量多方呈现 。
【有人说《史记》里记载了一个前后矛盾的故事,还有点荒唐,那是什么?是司马迁的失误吗?】再者,《史记》距今年代久远,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传抄疏漏,版本不一,造成今天的讹传也未可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