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加持乡村振兴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标准完善、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等多重因素带动下 , 户用光伏从缓慢增长进入快速爆发阶段 。 2016年至2020年 , 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占比从0.9%提升至21% 。 2021年1-9月 , 我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11.7GW,在新增装机中占比达到45.7% 。
随着行业从粗放发展步入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 户用光伏正成为助推“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
标准建设实现“全覆盖”
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标准规范的引领 , 无论是国家、地方层面还是行业协会和户用企业 , 都出台了相关领域的标准 , 实现了标准建设的“全覆盖” 。
2003年 , 国家出台了《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拉开了户用分布式光伏标准化建设的序幕 。 随着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 , 2016年 , 国家发布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 , 为户用光伏的并网接入提供了依据 。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管理和标准的不健全必将影响行业发展和民众利益 。 为了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 协会开始加快户用光伏系统的标准体系建设 , 完善户用光伏市场环境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户用专委会秘书长刘译阳表示 。
2017年11月20日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印发了2017年第二批光伏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 , 户用光伏系统系列标准的立项和研制工作也正式启动 。 两年后 , 协会批准发布了10项户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系列标准 , 使得户用光伏系统建设真正做到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可循 。
与此同时 , 各省市也在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情况 , 制定针对性的地方标准 。 2018年 , 浙江出台首个户用光伏标准——《家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服务指南》 , 严格质量标准 , 规范服务流程 , 加强行业自律 。
户用企业也在积极行动 。 2018年 , 正泰作为主起草单位参与了“浙江制造”标准——《家庭屋顶并网光伏系统》的编制;2020年 , 阿特斯也成为了《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的参编单位 。
目前 , 我国户用光伏行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 覆盖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 , 涉及产品、技术、设计、施工、运维等多个方面 , 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
规范管理创造用户价值
在参与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同时 , 不少户用光伏品牌商将标准化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 ,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 有力保障了电站的稳定运行和用户利益 。
在加盟商管理方面 , 一些户用企业在合作商评估遴选机制、合同管理和奖惩考核、用户调查回访等方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 建立帮扶、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 , 用扎实的服务切实保护用户利益 。
在从业人员的培养方面 , 部分一线品牌商成立了专门的培训部门 , 建立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 “线上+线下”相结合 , 帮助从业人员从理论到实操快速掌握相关技能 , 为行业输送专业化人才 。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 , 部分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 实现了户用电站从前期开发到设计、发货、安装、并网、验收的闭环管理和实时共享 。 并借助智能化运维平台 , 对电站进行实时监控、故障排查、自动派单、现场服务等全流程管理 。
【户用光伏加持乡村振兴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随着行业标准化水平不断进步 , 企业的规范发展意识不断增强 , 进一步提升了户用光伏市场的品牌化、专业化程度 。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驱动下 , 光伏新能源产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 , 我国户用光伏产业已从起步阶段的“微不足道”发展至如今的 “举足轻重” , 在规范有序中阔步前行 , 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