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英伟达
采访人员 | 彭新11月10日 , 在人工智能(AI)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英伟达在其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多款软硬件新品 , 主要用于数据中心、量子计算、虚拟世界构建用途 。 其中 , 英伟达虚拟世界构建平台Omniverse得到重点展示 。
Omniverse于去年12月推出测试版 , 被英伟达定义为一个模拟和协作平台 , 基于美国动画制作公司皮克斯的通用场景描述(USD)打造 , 支持多人协同和工作 , 可连接多个3D软件平台并调用 , 最终由GPU提供实时渲染 , 可用于设计工厂、训练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 , Omniverse目前为公开测试阶段 , 拥有超过7万个用户 。
基于Omniverse , 英伟达将虚拟世界应用拓展至更细分领域 , 如Omniverse Replicator , 该工具是针对虚拟环境训练的合成数据生成引擎 。 由于建设Omniverse虚拟环境需耗费巨额成本与大量数据 , Omniverse Replicator可帮助开发者生成训练构成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所需的大量数据 。
Omniverse Avatar则使用AI、图形技术在虚拟世界中构建人类虚拟形象 , 迎合时下流行的数字人热潮 。 黄仁勋介绍 , 虚拟形象 , 能够模仿真人语调和发音 , 可以看到、说话、谈论各种主题 , 以及合理理解提问者原意并表达意图 。 按照黄仁勋的设想 , 基于Omniverse Avatar , AI助理可针对不同行业提供更定制化的互动服务 , 如餐厅点餐、银行交易等 。 发布会上 , 黄仁勋展示以自身为原型的客服场景 , 创造的虚拟“Q版黄仁勋”可流畅、准确回答提问者问题 。
此前英伟达就因“数字替身”火热出圈 。 在今年4月的一个演讲视频中 , 有约15秒使用了Omniverse打造的虚拟黄仁勋及其厨房中超过6000件物品 , 其他均为真人出镜 。 为实现这15秒 , 英伟达对黄仁勋进行了全身图像扫描 , 塑造出3D模型 , 再由真人模仿黄仁勋演讲时的手势和脸部表情 , 实现动作捕捉 , 并用收集的数据训练AI模型 , 最后将两者合二为一 。
对于“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 英伟达取得了多项进展 , 如宝马借助Omniverse在虚拟环境当中规划未来工厂设计 , 包括空间配置、生产流水线、人机协作的规划等等 , 利用物理模拟并结合AR等技术 , 能使人类置身在虚拟工厂空间进行感受并找出问题 , 使工厂规划更为完善; 爱立信则在Omniverse构建一座城市作为5G技术的实验场 , 借助物理模拟技术检测5G信号在虚拟环境中的传输情况 , 作为改善通信基站配置、优化天线设计的参考 。
英伟达认为 , Omniverse可以用于对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训练 。 例如 , 要适应如今顾客的定制化需求而打造柔性工厂流水线 , 可以先通过数字版本进行流水线、工人以及机器人的模拟 , 寻找最优调整或配置方案;在自动驾驶汽车真实路测之前 , 先在数字道路中进行足够的模拟测试 。
“你会看到一个不变的主题——Omniverse如何被用来模拟仓库、工厂、物理和生物系统、5G边缘、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 , 甚至是虚拟形象 。 ”黄仁勋说 , 他强调 , Omniverse与游戏引擎不同 , 是以数据中心的规模设计 , 且希望未来能达到行星规模 。
可以说 , Omniverse是英伟达在图形学、AI领域长期投入的最终成果 。 Omniverse构建需要消耗大量算力、以在虚拟世界中还原物理世界 , 这都需要英伟达的GPU、网络技术、AI算法等 。
“我们现在有了创造新的3D世界或模拟我们的物理世界的技术 。 ”黄仁勋称 , 他希望Omniverse有朝一日达到全球数据规模 , 将人和计算机连接到Omniverse 。 他还称Omniverse本质上是一个“数字虫洞” , 能将单一Omniverse世界连接到另一个世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