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楼市又“涝”了?房地产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multi_version":false
港股解码 , 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 , 金融名家齐聚 。 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早前曾写过一篇降息雨露能否均摊到房地产行业的稿件 , 大意是指 , 近日央行降息资金不会流向楼市 。 房企依然处于严厉的调控之中 。
有网友评论说 , 楼市早就“涝”了 。 这可谓是一句神点评 。 楼市已经“涝”了很多年 , 2019年是不是依然再“涝” , 调控只是嘴上说说 , 并未付诸实际?
房企到底“涝”没“涝”先从销售数据说话 。
“金九银十”成色足 , 百强房企业绩再上新台阶历史证明 , “金九银十”从来不是一句虚话 。 10月份刚刚过去 , 房地产行业就“涝”了 。
克而瑞数据显示 , 2019年10月 , 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3.7% , 环比微降1.1% 。 “银十”确实不如“金九” 。
不过前10月TOP100房企累计权益销售规模实现5%的同比增长 , 增速较上半年4%左右的水平略有提升 。
“金九银十”是房企传统的促销旺季 。 这是因为过完10月就临近年底 , 到了房企做财报的时间 。
为了期待能完成销售业绩 , 交出漂亮报表 , 9、10月也就成了房企冲刺业绩的最后机会 。
不同于往年 , 2019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冷风劲吹 。 针对房企融资的政策调控从5月份一直持续到现在 , 从单一的房托融资到银行借款等多道闸门都相继关闭 。
调控之下 , 市场多是唱衰房地产的声音 。 为何房企仍能韧性十足、“旱涝报收”?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 , 销售韧性源于一方面龙头房企依然通过加快营销等手段实现销售回款 , 另一方面去年四季度销售金额整体位于低基数区间 。
此外 , 政策对于房地产的调控这两年一直存在 , 大都基于从需求端限购、限售来讲 。 两年多来房企已经找到调控下的生存之道 , 所以才有行业万亿销售额继续高走 。
针对房企融资的调控是今年新上的政策 , 对房企的遏制主要在拿地方面 。 这基本对房企自身资金周转、和售楼没有太大关系 。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 , 房企依然能取得“金九银十”大捷 , 确保“旱涝保收” 。
拿地开始理性 , 去化难度又成房企难题?然而优异的卖楼成绩当前 , 头部房企表现却相当的谨慎和低调 。
11月5日 ,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在民生银行不动产金融年会上认为 , 开发商一定不能把这次调控当成短期的 , 一定是长期的 。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压力那么大 , 放松不太可能 。 今年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 , 已经是一个国家政治高度和长期战略选择 。
压力之下 , 很多房企出于资金考量纷纷暂停、减少拿地 。 富力地产早前传出高层签署的原则上暂停拿地文件 。
公司三季报并未透露拿地情况 。 从中期报看 , 上半年富力收购活动较为温和 , 仅购入建筑面积约650万平方米土地 。
不过公司认为 , 公司土储已经足够未来4-5年的发展 。 截至2019年上半年 , 公司用土地储备权益可售建筑面积6100万平方米 。
另一家新城控股也在8月、10月停止拿地 。 公司9月也仅象征性的取得一幅土地 , 坐标是江西萍乡 。
这两家只是行业典型代表 。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 , 近4成百强房企10月未拿地 , 百强拿地销售比持续下滑 , 龙头企业投资持续“刹车” 。
与往昔迅猛拿地相比 , 2019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确实降温不少 。 房企的压力不单单是来自调控造成的资金压力 , 还有一部分自身去化难因素 。
易居研究报告显示 , 2019年三季度 , 受监测的20家房企存货去化周期为13.6个月 , 环比增长4.6% , 同比增长8.7% , 延续去化周期上行趋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