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孙传庭与孙承宗,哪个对朝廷功劳更大?( 二 )


孙传庭到了陕西以后 , 在榆林组建了秦军 , 这有点曾国藩组建乡勇的意思 。当时洪承畴和李自成在陕北鏖战 , 高迎祥带领大军想要从汉中进攻西安 。
高迎祥估计是想到了三国时期魏延的计谋 , 所以打算从中子午谷进军 , 直奔西安而去 。可惜孙传庭早就意料到了这一点 , 派兵在黑水峪地区埋伏 , 经过4天的大战 , 高迎祥兵败被抓 , 继而被处死 。农民军群龙无首 , 一时间也消停了不少 。
崇祯11年 , 起义军从凤翔地区前往澄城的时候 , 遭到了孙传庭的毁灭性打击 , 这一战捕杀了对方两千多人 ,  。
最让人激动的是 , 孙传庭和洪承畴在潼关南原地区设伏 , 重创了李自成 , 打得李自成只剩下18骑兵 , 落荒而逃 。
陕西地区的起义军 , 几乎都被孙传庭给镇压干净了 。要不是这个时候清军入关 , 孙传庭必须要回防京师的话 , 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
孙传庭再来陕西的时候 , 李自成的军队已经相当强大了 。孙传庭就算再努力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 最终兵败潼关 , 四万多明军战死 , 孙传庭本人也在潼关殉国 , 年仅51岁 。

明末的孙传庭与孙承宗,哪个对朝廷功劳更大?

文章插图
相比较而言 , 孙承宗的贡献更大 。对于孙承宗和孙传庭 , 崇祯皇帝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 。孙承宗为国殉难以后 , 崇祯皇帝给予了他谥号和褒奖 。
可是对于孙传庭在潼关战死的事情 , 崇祯皇帝却显得比较冷漠 。他始终认为孙传庭并没有死 , 一直在欺骗崇祯皇帝 。
无何 , 嗣昌用承畴以为蓟督 , 欲尽留秦兵之入援者守蓟、辽 。传庭曰:“秦军不可留也 。留则贼势张 , 无益于边 , 是代贼撤兵也 。秦军妻子俱在秦 , 兵日杀贼以为利 , 久留于边 , 非哗则逃 , 不复为吾用 , 必为贼用 , 是驱民使从贼也 。安危之机 , 不可不察也 。”嗣昌不听 。传庭争之不能得 , 不胜郁郁 , 耳遂聋 。---《明史》
那么为什么崇祯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早年崇祯对孙传庭就很不爽 。当年孙传庭回到京师防卫满清大军的时候 , 洪承畴得到了接待 , 可是孙传庭的秦军是被阻挡在城外 , 孙传庭本人都没有资格面见崇祯 。
明末的孙传庭与孙承宗,哪个对朝廷功劳更大?

文章插图
孙传庭心里当然很不爽 , 再加上他跟杨嗣昌、高起潜等重臣不和 , 他们想要夺取秦军的兵权 , 可孙传庭一直坚持不让 。
这两位常常在崇祯跟前说孙传庭的坏话 , 使得崇祯对孙传庭的印象非常差 。无奈之下孙传庭只好告病退休 , 结果又被杨嗣昌给告了一状 , 说他不想给崇祯效力 。
崇祯愤怒之余将他贬为庶民 , 并且抓获入狱 。此后要不是杨嗣昌等人镇压李自成不利的话 , 孙传庭还真的没办法被重新启用 。
相比较而言 , 孙承宗对明朝的作用更加大一些 , 因为他的关宁锦防线 , 妥善阻挡住了清军南下 , 如果没有清军南下 , 那么孙传庭也就不会被调往京城 , 那么李自成在陕西也没办法做大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