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棕榈 zonglv
【别名】棕毛、棕榈皮、拼榈木皮、棕皮 。
【英文名】Trachycarpi Petiolus 。
【药用部位】棕榈科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f.)H. Wendl.的叶鞘纤维 。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 。干圆柱形,不分枝 。叶簇生于干顶;叶片圆扇形,开展时掌状,深裂至叶片的中部以上;叶柄质坚硬,两侧边缘具刺,柄基部有抱茎的叶鞘,分裂为棕褐色纤维状毛(即棕衣) 。肉穗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下部有多数大形鞘状苞;花小 , 多数,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 。核果球形或近肾形 , 具短柄,常有宿存的花被片;种子1 。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
【产地分布】生于山林疏林 。主产于华东、华南、西南各地 。
【采收加工】采收时割取叶鞘,除去纤维状棕毛,晒干 。
【药材性状】长条板状 , 一端较窄而厚,另一端较宽而稍?。?大小不等 。表面红棕色,粗糙,有纵直皱纹;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 , 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 。质硬而脆 , 不易折断 。气臭,味淡 。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涩 。归肺经、肝经、大肠经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止痢止带 。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
【临床应用】用量3~9克 。外用:适量,研末 , 外敷 。一般炮制后使用 。用治各种出血症,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尤多用于崩漏 。
【药理研究】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作用 。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葡萄糖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甲基原棕榈皂苷B、对羟基苯甲酸、右旋儿茶素、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等成分 。
【使用禁忌】出血诸证瘀滞未尽者不宜独用 。
【配伍药方】①治妇人经血不止:棕榈皮(烧灰)、柏叶(焙)各30克 。上二味捣罗为散,酒调下6克 。(《圣济总录》棕榈皮散)
②治久鼻衄不止:棕榈、刺蓟、桦皮、龙骨等分 。为细末,每服6克,米饮调下 。(《鸡峰普济方》棕榈散)
③治小便不通:棕榈皮毛,烧灰存性,以薄酒调下即通 。累试甚验 。(《摄生众妙方》)
【棕榈】 ④治高血压:鲜棕榈皮18克,鲜向日葵花盘6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江西草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