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 , 技术人员正在装配、检测多用途飞机 。 (资料图片)
文章图片
马钢轮轴事业部工人正在吊装高铁车轮 。 (资料图片)
“大国重器”出海“安徽造”向高端迈进
10月底 , 繁忙的上海港港区内 , 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公司生产的盾构机正在等待装船发运印尼 。 这是首台“安徽造”出口盾构机 , 属地铁隧道掘进工程的主流机型 , 具有掘进速度快、刀具更换安全便捷、操控性能稳定等特点 , 运抵印尼后将参与雅加达地铁项目建设 。
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 , 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铁路及公路隧道等重大工程中 , 是基建领域至关重要的“大国重器” , 也是衡量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关键产品 。 盾构机的制造及出口 , 标志着安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突破 。
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地位高 , 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 , 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 建设制造强省 , 必须挺起高端装备制造这根“脊梁” 。
2020年 , 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约3600亿元 , 占装备制造业比重约36% 。 “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双招双引’专班推进组根据我省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 , 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划分为工业机器人和增材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7个子行业 。 ”省经信厅负责人介绍 , 近年来 , 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提升 ,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 骨干企业发展迅速 , 产业集聚步伐加快 。
目前 , 我省工业机器人及增材制造居全国第一方阵 , 工业机器人产业去年营业收入达380亿元 , 居全国第6位 , 累计生产超过5万台 。 现代工程机械行业中 , 工业车辆保持国内第一 。 电力装备在光伏产业带动下 , 去年营业收入达1500亿元 。 高端数控机床多点开花 , 去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 , 居全国第8位 。 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医疗装备从无到有 , 快速壮大 。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增强 , 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 我省涌现出一批“装备尖兵” 。 中电科38所发布全球首台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 , 马钢轨交的“时速350公里国产化标准动车组车轮”获国内首张中铁检验认证证书 , 应流集团核一级主泵泵壳是“华龙一号”唯一供应商 , 欣奕华的蒸镀设备、纯源科技的纯离子真空镀膜装备、中科离子的超导回旋质子治疗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
“十四五”期间 , 安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对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 《安徽省“十四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进一步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目标 。
具体而言 , 产业能级方面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 , 力争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过5500亿元 , 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41% , 力争引进10户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安徽 。 技术创新方面 , 新增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 在重点领域研制500个以上发展急需、水平先进、自主可控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 产业结构方面 , 建成10个特色鲜明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 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基本建立 , 打造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