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教育男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有误区吗?误区在哪里?

谢谢邀请!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哭,作为人的一种天生本能存在,它宣泄内心的情绪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带着自己的哭声而来,离开人世,又在他人的一片哭声中而去;痛了哭,气了哭,愤怒了咆哮着哭,人间有许多的事儿,悲伤哭嚎、喜极而泣……
孩子出生,哭,是他内心需求、情绪变化、语言表达诉求的方式 。饿了,累了,病了,身体不舒服了,不开心了……就开始哭闹,于是有人就说“孩子哭了抱给娘”,娘懂儿的语言:娘开始喂奶,哭声止住,也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娘开始换尿布;娘开始查孩子的体温;娘开始把孩子抱起来,到户外走走……所以,哭,是人体内不可抗拒的生理本能,表达一种需求,宣泄一种心绪 。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所有的悲伤痛苦被压抑,难免要憋出病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只是未到伤心处 。君不见,男儿有泪,只有黑夜的风和星子知道!人前,你见他,泪流几许?
哭,有时也是为达到一种企图 。这种情况多见于幼童 。看到喜欢的玩具,或者达到某个意愿,用哭来要挟大人 。这样的泪水,这个时期的孩子,就不能任之 。泪水多了,只怕会把孩子的一生“泡软”,一生任性 。
哭,也是一种妥协 。有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生活里遇到了挫折,那些不如意的事儿等等,泪挂两腮,表面看起来孩子楚楚动人,细想起来令人生厌 。如此这般下去,泪水必然要把以后的人生路,浸泡得一路泥泞,一路坎坷,哭哭啼啼,哪里还有父母希望看到的顶天立地的模样,哪里还能看到“男儿”真身?此时,可曾想过心里健康、挫折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话不多说,至此,题主该知道如何看待“男儿有泪不轻弹”了吧?!
我是文风 。关注家校一线,了解更多的家、校、生活,探讨家校共育 。
我不这么认为,有些事因人而宜,心里的委屈该发泄发泄就得发泄一下!这样心里痛快舒畅了才好!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个人理解有几点,对那些仗势欺人,势利小人,幸灾乐祸,处处想看别人笑,想占别人便宜的决不能掉半点眼泪委屈求全!

有的家长教育男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有误区吗?误区在哪里?

文章插图
有的家长教育男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有误区吗?误区在哪里?

文章插图
有的家长教育男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有误区吗?误区在哪里?

文章插图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小书想分别从身心两个方面来回答 。
1.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家长教育男孩"男儿有泪不轻弹″是在暗示男孩子要坚强,是在打造传统文化对于男性社会身份的形象要求 。但其背后也在暗示"哭是弱者的表现″,哭是不好的情绪,哭是不被允许的是需要压抑的 。而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悲伤是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且悲伤往往是由于委屈,愤怒转化而来,如果不被允许表达,一味的压抑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
2.心身一体,我们再从身体的角度来看,人的情志对应着五脏,五脏又对应着五行 。中医有云:肺属金,悲伤肺;肝属木,怒伤肝;五脏相生相克中,金克木 。也就是说愤怒时能哭出来是好事,悲伤能减轻对肝的损伤 。医学研究发现,很多癌症肿瘤患者都是压抑愤怒的老好人 。
3.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孩子很难做到恰当的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愤怒,若是能哭一哭倒是释放了压抑的情绪了 。所以,男儿有泪还是弹一弹吧 。试想,三国时诸葛亮气周瑜,如果周瑜有能力悲伤,也就不会被气死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处有经两三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