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客家话是全球1亿客家人的责任和义务,你问为什么要传承,因为你身上流着客家人的血液,你的使命就是传承发扬客家文化!客家人善良,包容,正直,在国家面临危险时刻,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志士,和全国人民一起拼搏,在近代,客家文化落寞了,在几百年中,香港是纯客家的一个半岛,hongkong是客家发音,在清朝到解放战争期间大量广州人迁移到香港,人口超越了本地人,广府文化先是同化了客家人为主体的香港,然后通过影视作品对外输出 。广东把广州作为省会,这是一个客家原住民与广府原住民并存的城市,不知道为啥也是广府文化为主 。不同文化应该和谐共处,互相尊重,有容乃大!客家人不要沉醉在过去先人的辉煌历史当中,应该顺应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立新的文化 。顺便说下关于孙中山的问题,他的祖籍和很多客家人一样,是从中原搬迁到福建,他是祖籍福建和田镇的,这个镇从古到今都是客家人居住地,后来搬迁到河源紫金,再后来搬迁到中山 。客家人会说粤语并不奇怪,因为客家语与粤语相近,比如我本人纯客家人,我没有粤语的朋友,听听粤语歌,把客家话转换个语调就是粤语 。潮汕的亲戚不少,但是我完全听不懂!
客家多位学者在各自著作里,提出客家人认定的4条标准,即:一、从中原走出 。二、保留中原人的风俗与习惯 。三、会说客家话 。四、承认自已是客家人 。
应当说,这4条认定是否客家人之标准,是在几十年前的观点 。提出这四原则,目的在于强调客家人的纯正性,理应肯定,无可厚非 。但现在看来,严格按照这个框框去套,也不一定完全准确 。因为好多年轻人出外闯世界了,他们本人,起码是其后代,都入乡随俗学说普通话了,或者学说当地方言了 。可以预言,他们的后代的后代,若干年后,就会忘记“祖宗言” 。
故也,是否客家人,第二条与第三条可以“松绑“ 。但必须增加一条,即必须是客家人聚居区的居民 。现在,闽粤赣桂两湖及川渝等地,都有纯客家县、市(包括乡、镇、村〉,或非纯客家县之分 。纯客家县、市的人,无疑是客家人,他们的后代,无论走到何地,只要承认是客家人,都应肯定其客家身份 。对非纯客家县、市的客家乡、镇、村,也应视其同上之情况 。
这里提出的是,在“闽粤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从客家地区走出,而落户到两湖及川渝(包括豫南、陕南)等地之人,现在已时过境迁,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时间更长,可称他们为客家后裔,或称有客家血统 。如巜四川省志》就称,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湖广移民",“来自湖北孝感“或“湖北麻城",为“客家后裔" 。
当然,这些地区至今仍然保持客家风习、语言,居民集中,自称是客家人的,无疑应当肯定 。如: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的一些深山区的居民,还有四川成都东山镇的居民,他们至今完全客家化,语言与风俗都是客家人的,唱的歌也是客家山歌,理所当然的是客家人 。
现在,不少人把客家人与客家后裔混为一谈,甚至是把从中原走到南方的人,特别是到了闽粤一带的,都称为客家人,这就不对了 。因为在闽地,有客家人、漳州人或闽南人之分 。在广东,有客家人、广府人、潮汕人之分 。在这两省,从属从中原走出的一群人,或一族人甚至是同胞兄弟几人,有的成了客家人,有的成了其他人群 。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须知,闽粤赣的各种人群,其先祖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以河南和陕西关中为中心的广义之中原 。
其实,可能是后人有失偏颇 。说实话,我们黄姓祖宗有黄姓祖宗的训示 。
- 有没有能笑死人的照片或者动图?多多益善,我不嫌多,越多越好?
- 淘宝食品许可证可以用别人的吗?食品许可证如何办理?
- 据说人的脑袋潜能只用了百分之一、二,怎样才能开发脑部百分之二十的潜能?
- 有人说个人的秘密不能说、委屈也不能说,你觉得还有什么不能说呢?
- 属马人的婚姻于啥属性配合适?
- 好男人的标准都有那些?
- 有些40多岁的女人,追求少女感,喜欢穿年轻人的衣服。你怎么看?
- 欧洲女人的皮肤比亚洲女人皮肤粗糙吗?为什么?
- 想烫长卷发又不喜欢收拾造型,有哪些适合懒人的卷发发型?
- 是男人的钱好挣还是女人的钱好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