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
最近 , 我们就认识了这样一群
意气风发、Real厉害的年轻人
正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 他们脱颖而出
努力用云技术 , 让世界更美好
来和我们一起
了解这群了不起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目前 , 该系统已推广600多家医院 , 在1093家单位落地 , 提供超过4亿人次智慧化服务 , 且在交通、楼宇、政务等领域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
▍给医生一双“透视眼” 目前临床医学上普遍使用二维影像 , 医生在进行诊断、手术时需要来回切换影像视角 , 非常麻烦且容易出错 。 基于这一现状 , 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的陈虹宇和团队小伙伴们尝试将二维的影像处理生成三维影像 , 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
基于华为云的图像识别模块、华为云ModelArts框架等技术 , 陈虹宇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创建了“医疗+AI”数字孪生医疗平台 , 通过影像分析将三维结构影像在电脑屏幕端进行显示 , 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 还能将三维影像进行重构建模 , 数字模拟医疗器械在人体内的运动轨迹和角度 , 对于医生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都极具参考性 。
文章图片
该项目让医生仿佛有了一双透视眼 , 通过这双透视眼 , 医生可以看到人体的内部结构 , 更大程度保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手术的安全性 , 还能通过远程专家指导 , 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精度 。 目前该项目已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全国二十余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 , 提供上千例手术的技术支持 。
▍变被动康复为主动康复 大脑神秘且充满未知 , 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研究者不断深入探索 。 浙江大学的崔正哲就是一位对发掘大脑秘密充满兴趣的研究者 。
基于华为云EI人工智能、大数据产品能力 , 崔正哲团队提出了中枢神经系统主动康复的治疗方案 , 通过脑机接口实现大脑到躯体的直接连接 , 填补患者受损的神经源 。
传统神经康复主要是被动康复 , 即让设备带动躯体进行运动 , 但通过脑机接口主动康复治疗 , 过程中患者的大脑有75%的时间处于主动下发康复运动控制指令的状态 , 因此康复速度比传统的被动康复要快很多 。
更重要的是 , 它帮助患者实现了从失去希望到积极主动锻炼的心态转变 , 激励患者重拾返回社会的信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