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 带孩子出去吃饭 , 听见旁边桌的妈妈一直在说自己孩子:
【“讽刺教育”见效快?日本男孩幼儿园毕业典礼哭了:这样激励才暖】“你看看那个谁 , 都得作文比赛的一等奖了 , 你肯定比不过人家 。 ”
“你天天就知道玩 , 还想考第一?”
“我看你就是个学渣……”
旁边的人连忙劝说 , 孩子嘛 , 要多鼓励才行 。 那位妈妈却不以为意地说 , 自己这是激将法 , 能让孩子知耻而后勇 , 见效比鼓励和肯定都快 。
孩子能否知耻而后勇 , 我们不得而知 。 可“讽刺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 却是毋庸置疑的 。
文章图片
01、“嘲讽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更糟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父母喜欢讽刺自己的孩子?
有网友答:父母讽刺孩子 , 多半是出于激励孩子的目的 , 哪里会有父母真的舍得说孩子的不好呢?
事实果真如此吗?
也许在一些父母眼里 , “你天天玩 , 还想考第一?”背后的意思 , 其实是想要让孩子把心思多花在学习上;说孩子“就是个学渣” , 其实是想让孩子能够燃起斗志 , 去面对困难挫折……
但是 ,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这样的“激励” 。
《少年说》中 , 就有一个小女孩十分委屈地对着自己的妈妈喊道:“不要再对我使用激将法了 , 这个不适合我 , 不然我会觉得自己很差劲 。 ”
她知道自己可能不够优秀 , 也愿意努力 。 但她希望父母能够给予她鼓励 , 而不是打击 。
文章图片
有一个网友说:
“虽然活到这个岁数 , 不会再和父母计较 , 但我还是要说 , 周而复始的嘲讽 , 除了让一个孩子变得自卑之外 , 毫无用处 。 ”
诚然 , 一个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 , 内心会不自信、会极度缺乏安全感 , 甚至还会“破罐子破摔” 。
父母的本意 , 是要让孩子看到自身的不足 , 然后努力奋进 , 而不是让孩子给自己贴上“我很差劲”的标签 。
02、用对方法 , 才能激励孩子前行
那么 , 想要激励孩子奋进 , 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 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
很多时候 , 父母看到孩子的不完美 , 第一反应是:你让我丢脸了 。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 , 而你这么差劲?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 , 宋丹丹就全程吐槽自己的儿子巴图 。 不是嫌弃他吃得多 , 就是干活不利索 , 后来还直接说:“有换儿子的吗 , 我能换一个吗?”
文章图片
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 , 被亲妈当众吐槽 , 说不尴尬是不可能的 。
其实 , 宋丹丹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 , 是期望他能够做得更好一些 , 只是方式不太对而已 。
父母希望孩子的成长 , 能够符合自己的预期 , 这无可厚非 。
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父母要做的 , 首先是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
因为 , 父母的接纳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 而在安全感十足的环境中 , 孩子才有勇气去克服自己的不完美 。
多用鼓励和肯定的语气
你可能不知道 , 正面积极地鼓励和肯定 , 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
日本的一个小男孩因为搬家要转学 , 幼儿园为他单独准备了一次毕业典礼 。 在这个毕业典礼上 , 老师还安排了一个毕业挑战——10段跳箱 。
看着比自己还高的跳箱 , 小男孩并没有退缩 , 助跑、踏上跳板、奋力向前跃去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