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深圳豪宅标准调整,为了救楼市?真相是...( 二 )
据2018胡润财富报告 , 深圳拥有亿元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已经达到5750户 , 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达到76600户 , 要说没有购买力那是不可能的 。 然而 , 当一手房市场被抑制 , 二手房市场才能反映真正的购买力 。 深圳从2015年10月开始执行的豪宅界定标准:
罗湖为房屋总价390(含)万元以下、福田为470(含)万元以下 , 南山490(含)万元以下 , 盐田 330(含)万元以下、宝安 360(含)万元以下、龙华 320(含)万元以下、龙岗 280(含)万元以下、光明 250(含)万元以下、坪山 200(含)万元以下、大鹏 230(含)万元以下 。
而从2015年开始 , 二手房价格至少翻了一倍 , 很多普通住房就被“豪宅” , 深圳各区二手房超过以上标准的 , 就要按照“豪宅”标准缴税 。 特别是2018年3月28日二手房实行“三价合一” , 2018年7·31限售新政发布后 , 很多刚需直接观望上了 。 如果买房 , 按照原来的“豪宅”标准缴税 , 基本上一套要交20万-50万 , 现在调整了标准 , 相信短期内二手房市场会有高潮来临 。
短期内 , 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会因为这个豪宅标准调整有刺激的作用 , 预计在12月会有一大波反应 , 不排除对买方来说省了一大笔钱 , 对卖方来说适当会提高二手房的价格 , 这属于短期双向利好 。 这是否意味着深圳开始全面救市 , 走向房地产刺激?我看未必 , 短期政策只能看短期的效果 , 长期还是要看人口、政策和产业机构 , 个人觉得这只是短期让四季度GDP增速不至于那么难看的一个短期手段 。 这和2019年6月下旬5宗居住用地的拍卖以及即将在11月下旬举行的7宗地的拍卖是一个道理 , 都是短期通过土地拍卖来填补GDP总量和增速的缺口 。 短期刺激楼市 , 这是不而已而为之的政策 , 也绝非本意 。
高房价一直是深圳的硬伤 , 其实任何依靠房地产的城市最后都会比较被动 , 所以短期刺激可以 , 长期依赖就会上瘾 , 愈发不可收拾 。 从2018年起 , 华为将自己的员工搬迁至东莞松山湖 , 因为那里的成本更低 , 房价更低 , 搬迁之后 , 东莞松山湖园区2017年至2018年的GDP从380亿元增长至630亿元 , 不能不说 , 这是东莞的胜利 , 深圳的拱手相让 。 深圳目前的核心就业主力其实是在制造业 , 而不是传统的金融和互联网产业 。 根据《深圳统计年鉴2018》提供的数据 , 在2017年末 , 深圳共有943.29万人就业 , 其中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共有53.1万人 , 占深圳市总就业比重只有5.6%、而制造业有377.49万人就业 , 占深圳市总就业比例超过40% 。 随着大量的企业外迁 , 带走的是就业人口 , 带走的是GDP , 单单靠金融业和IT产业是撑不起这么大就业市场的 , 失业人数增多 , 带来的是消费市场萎靡 , 最后反映到GDP增速整体下降 。 实体企业才是GDP增长的最大动力 , 但这只是目前的最大动力 , 深圳的未来不是全部要靠制造业的 , 在这个转型期间 , 深圳已经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未来定位 。
金融、互联网、大数据、生物科技、化工科技、创新和创意等等行业 , 深圳的未来不是靠制造业 , 也不是靠房地产来支撑的 。
深圳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最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创新环境 , 以及对全球人才吸引力 , 而不是靠房地产去吸引人才 。
深圳也注意到了如何应对自己的短板 , 重新定位和加强自己 , 实现成功转型 。
11月5日上午 , 在深圳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球推介计划新闻发布会上 , 深圳市相关领导表态: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发展定位的企业 , 要多少土地给多少土地 , 高房价不应该成为制约实体企业发展的瓶颈 。 而在教育上 , 深圳已经规划到2022年 , 全市将新增2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 , 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 , 新增学位6万个 , 增幅超过60%!
而且 , 深圳招聘的师资以硕士和博士为主 , 新办5所大学: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创意设计学院、深圳师范大学 。
在住房方面 , 深圳计划在2020年底以前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筹集40万套公共住房目标;到2035年 , 深圳将新增170万套住房 , 将超过深圳商品房总量 。 其中 , 安居房、人才房的租价、售价都只有市场价的50%到60% 。 同时在医疗上 , 面向全国招聘5873名医生、护士等医务工作者 , 全面充实一线医务人员数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