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不一样了!3个现象浮现出来,专家:头一次见,有点反常
----楼市不一样了!3个现象浮现出来 , 专家:头一次见 , 有点反常//----
"multi_version":false
文/诸葛找房
房地产行业之所以在短短几十年就赶超发达国家 , 大概与国人太过在意房子有关 。 自古人们讲究“落叶归根” , 强调家庭宗族文化 , 因此如果到老还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 , 让后辈儿孙一起漂泊 , 无从寻根 , 总觉得内心有愧 , 同时也害怕被外人看低 。 在这种氛围和观念之下 , 我国购房平均年龄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 。 人们一边吐槽着高价带来的困苦 , 一边又在身体力行的“支持”着 。 难道说 , 不买房就一定会后悔吗?诸葛小编认为不见得!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 还是别再盯着房价不放了 , 因为房地产有3件大事正在发生……
第一个现象:楼市发展分化程度已经加深
有人说 , 楼市从始至终都没脱离“马太效应”——“两极分化”从未停止 。 对于买方而言 , 大多数房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而多数人却根本没有房子 , 多者越多 , 无者皆无 。 对于价格而言 , 多产者希望价格多升值才好 , 无产者则希望快点贬值 。 对于卖方而言 , 房企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 , 强者愈强 , 弱者愈弱 。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接连倒闭了400多家房企 , 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 经过时间和市场的筛选 , 只有良心和有实力的企业可以留下来 , 滥竽充数和黑心的企业注定会退出行业舞台 , 无法立足活下去 。
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企业上 , 还体现在不同城市上 。 全国告别“普涨普跌” , “一城一策”促使分化加深 。 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 , 房价相对更保值 , 而反观小县城则时常出现快涨快跌的情况 。 因为人普遍都往高处走 , 人口流动是决定房价走向的关键因素 。 因此各个城市”房价分化“无法避免” , 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体现 。
第二个现象:楼市已从“横向发展”转变为“纵向发展”
此前 , 楼市发展一直是横向的 , 房企们比着赛的圈地 , 想在数量上碾压同行 。 而如今 , 房子盖的够多了 , 拼数量显然没有优势了 , 该静下来想想如何赢得民心 。 随着近两年烂尾、豆腐渣工程一一被曝光 , 质量问题重新让大众审视 。 不得不说 , 楼市已经开始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对于卖方而言 , 只有良心和品质兼备的企业才能长远的走下去 。 对于买方而言 , 手持多套质差地偏的房子 , 不如一套质好地优的房子 。
第三个现象:楼市已从“买房住”转变为“有房住”
在楼市调控下 , 多城房价回归理性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和理解“房住不炒”是长效机制 。 在销售市场 , 房子未来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了 , 这一点大佬们看得很清楚 。 王健林、李嘉诚、潘石屹、李宏斌都用行动和言语公开表达了这一观点 。 在措施方面 , “租售并举”提上日程 , 保障性住房加速规划 。 在房企方面 , 租赁市场蓬勃发展 , 各种长租和短租的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 因此 , 未来购买商品房不再是老百姓居住的唯一选择 , ”有房住“才是今后大力发展的主题 。
”稳“是今后楼市的发展方向 , ”房住不炒“不会轻易动摇 。 今年前10个月 , 全国调控新措下达共482次 , 相比2018年同期上涨超过20% , 刷新了记录 。 专家认为 , 这次调控的“定力”还是头一次见 , 与往年对比有点反常 , 却又在情理之中 。 上述3个现象的浮现可以明显看出楼市的确不一样了 , 今后无论站在哪种立场上都该改变旧观念 , 理性的看待房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