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取消“限购限行”满两月,带来哪些变化?( 二 )

放开限行

市区交通压力相对平稳

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汽车保有量增加、建设施工等因素影响 , 贵阳长期面临着突出的交通矛盾 。 2011年7月 , 贵阳对机动车实行“限号限行” , 致力于缓解当时的交通压力 。

实施近8年后 , 9月23日 , 贵阳市限牌政策进一步放开 , 机动车号牌不再区分原段号牌、专段号牌和普通号牌 , 所有贵A号牌车辆实施统一管理 , 小型客车按照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的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分为五组限行 , 原来普通号牌“开四停四”的规定不再执行 。

与对车市的反应相对平淡相比 , 贵阳市民对进一步放开限行的关注更为热烈 , “会不会越来越堵?”是讨论最多的问题 。

“是否堵‘老火’还是看当天情况 , 总体感觉高峰期一环是比以往车多一点 , 要慢一点 。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 , “以往限行针对的是一环区域 , 取消限行后一环车多缓行的情况会有增加 , 但考虑到最近老城区多处集体施工等因素和结合全市跑的总体感觉来看 , 全市还是算平稳 , 没有很夸张 。 ”

10月底 , 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2019年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 报告显示 , 今年三季度 , 贵阳市高峰期平均车速为25.36km/h 。

对此 , 记者以取消限行后的一周时间为样本 , 对高德地图实时大数据情况进行观察 , 数据显示 , 11月1-7日 , 高峰期贵阳市平均车速为27.66km/h , 与上季度数据上的确并无太大差别 。

实际上 , 当前 , 贵阳市路网结构已经在不断完善 。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 限号限行8年来 , 观山湖区等新城已建成 , 贵阳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 一环内10平方公里区域占城区面积的比例在缩小 , 随着一环内区域高度集中功能的疏解 , 一环内区域对外围组团的交通吸引已经大为降低 。

同时 , 当前贵阳市地铁一号线、中环BRT快速公交的建成运营 , 使得贵阳市公交服务水平在提升 。 目前 , 贵阳市公交分担率已经从原来的26%提升至35.2% , 地铁一号线每天乘坐人次为14万 , 绿色出行比例也在提高 。 “根据高德地图的同期数据 , 贵阳交通健康指数今年为45.56% , 与去年相比提高了4.0% 。 大环境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 ”该负责人说 。

然而 , 放开限行规定 , 伴随着是当前市内地铁、花溪大道施工等重大建设项目 , 贵阳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交通矛盾仍然突出 , 压力还是存在 。 贵阳公安交通管理局方面表示 , 对此 , 在政策调整后 , 交管部门会继续提升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 对部分交通压力突出的路段、区域等适时采取单向交通、流向禁限、尾号限行、车种限行等针对性的措施 , 最大程度提升交通出行环境 。

记者手记: 新规落地期待更多配套同步

自2018年5月起 , 我国汽车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迹象 。 至2019年前三季度 , 汽车市场整体表现仍显下滑态势 。 在此背景下 , “放开限购 , 车市能火吗”的问题 , 聚焦到了贵阳市场 。 另一方面 , 作为全国知名“堵城” , 进一步放开限行 , “交通表现会怎样?”的贵阳答卷也同样让各地充满期待 。

实际上 , 关注取消“两限”是否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或是期待新规适应新的交通发展格局 , 提升社会民生福祉 , 更多眼光还需关注到是否有配套措施同步落地 。 因为 , 市场发展活力依赖于营商环境的更加优化 , 而良好的交通环境 , 也需要更科学持久的交通治理方法 。

可以看到的是 , 从2019年6月贵阳在落实公安部“放管服”新10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 , 主动额外增加云车服机动车抵押登记“零跑腿”系统、机动车转籍档案免费邮寄等2项放管服举措;到今年9月6日 , 贵阳多部门联合发布全国首个驾驶人诚信系统 。

再到11月1日 , 贵阳启动对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和开车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现象开展全面治理 , 成为全国治理“后排安全带问题”走在前列的城市……政策调整前后 , 无论是在国家标准上主动做服务“加法” , 或是在交通治理上创新做“全国首个” , 贵阳密集配套了系列举措 , 为新规出台提供了有利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