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 Wan
心理治疗
跟其他大多数人格障碍一样 , 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基本不会主动寻求心理治疗 , 而多是由其他机构强制进行 , 由司法机构转介的评估和治疗可能是最常见的转诊来源 。 这使得反社会人格障碍很难治好 , 因为那些患者自觉无须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
如果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主动寻求治疗 , 那很可能是因为该患者共病了其他令他感到痛苦和不适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 。 多达90%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共病了其他精神障碍 , 比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或物质滥用等 。 他们也可能需要克服自残和自杀的念头 。
目前几乎没有发现能够有效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方法 , 研究结果也很复杂 。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 CBT)对轻中度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可能有作用 , 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并有动力去改善(比如害怕失去他们的伴侣或工作而激发出来的动力) 。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引导患者认识到对于自身和他人的歪曲信念 , 改善那些会损害他们人际关系的行为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
最近研究发现了心智化疗法(mentalization-based therapy , MBT)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疗效不错 , 这种方法之前多用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 。 它结合了认知、心理动力学及其他相关的内容 , 它主要基于依恋理论 。 这种结构化、手册化的疗法已经被改善后用来帮助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 。 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中对于识别和理解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包括想法、情感、信念和需求)的能力是受损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体连识别他人的一些基本情绪都十分吃力) , 心智化疗法恰好主要聚焦于个体的这部分能力的提升 。
一项发布于2016年的研究发现心智化疗法能够缓解反社会人格障碍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愤怒情绪、敌意和偏执 , 减少患者自残和自杀企图的发生” 。 它能够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 , 缓解精神病性症状 , 减少患者发生人际冲突的频率并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力 。
Geraldine Sy
网站UpToDate.com也会推荐共病其他心理障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先去治疗其他心理障碍 。 比如用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症 。
当患者因犯罪被监禁后 , 上述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帮助患者在刑满释放后能够改善社会和家庭关系 , 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 并能够学习新的解决办法来帮助缓解自己的症状 。 疗法同样专注于帮助患者了解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 减轻患者侵略性、冲动的行为 , 能够切实体会到他们这些行为所带来的的灾难性后果 。
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如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同样也是有效果的 。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体常常因为没有选择治疗方式的权利而被迫加入团体治疗 。 然而 , 被迫加入团体治疗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体没什么效果的 。 因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紧闭心门 , 觉得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别人 。 而且由于团体中的大多数参与者都患有不同种类的心理障碍 , 这种环境对于缺乏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来说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 实际上 , 专门针对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的团体治疗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尽管这方面的治疗较少) , 因为他们往往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跟他人分享 , 也更愿意帮助相同处境的患者 。
患者家庭往往会误解患者做出反社会行为的原因 , 同时也无法理解这种心理障碍 。 家庭治疗能够帮助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的家属更好地理解这种心理障碍 , 更好地接纳个体的症状和表现 。 家庭治疗能够使治疗师和患者家属结成同盟来共同帮助患者真正理解他们行为所带来的的恶劣影响并增进与患者的沟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