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微软业务调整 领英中国未来怎么走?

文章图片
图1/1
时代在变 , 市场在变 , 企业模式也要变 , 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 几周之前的新闻 , 回头再看看 , 会有更多的理解 。 之所以隔段时间再写这件事 , 也是为了避风头 , 懂得自然懂 。
微软旗下职场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在10月14日宣布 , 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旗下领英中国网站 。 这一消息之所以引起关注 , 因为领英是唯一一家获批在中国大陆提供社交服务的外资互联网公司 , 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
不可否认的是 , 领英高级副总裁Mohak Shroff在声明所提到的业务调整原因 , 即“日益挑战的运营环境与更大的合规要求” , 也是引发外媒关注的核心要素 。
不过 , Shroff和领英中国总裁陆坚都先后强调 , 这只是对目前的战略进行调整 , 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中国推出一个全新的求职产品 , 专注于“连接职业机会”的价值 。
简单的说 , 外资互联网公司要在中国运营社交媒体平台 , 已经是越来越难了 , 所以微软和领英决定对中国业务进行调整 , 结束这块可能存在风险的社交业务 , 专注开发和投入前景可靠的求职业务 。 显然 , 这一业务调整并不代表领英会就此退出中国市场 。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 , 其实并不惊讶 , 但颇有些感慨 , 毕竟自己当初关注了领英入华的全过程 , 也亲自采访过两位决策当事人 。 2014年2月 , 领英与中国两大本土VC巨头宽带资本和红杉资本成立合资公司 , 两大本土VC成为小股东 , 获得董事会席位;由合资公司推出简体中文版的领英网站 , 与领英英文全球平台对接 。
领英以这样一种中外合资的方式 , 成功进入中国内地 , 在美国总部、中国伙伴以及本地管理团队之间实现了平衡 , 一度成为了美国互联网公司入华的新模版 。 正是看到了领英的成功模式 , 一年半之后 , 美国短租网站爱彼迎(Airbnb)也是携手宽带和红杉推出了中国业务 。
那几年 , 美国互联网巨头对增长迅猛的中国市场充满着无限渴望 。 或许 , 没有人比Facebook的扎克伯格更加努力 。 他不仅研读中国治国经略 , 频频向中国示好 , 更多次来到中国讲座 , 在北京和西安上街跑步 , 营造自己“中国女婿”的人设 。 但是扎克伯格没有做到的事情 , 领英却做到了 。
彼时 , 领英对中国市场的机遇憧憬满满 。 2014年 , 领英在全球约拥有2.8亿用户 , 而拥有1.4亿职场人士的中国 , 意味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 逐步与世界接轨、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带来了职场社交和人才招募的需求 , 全球职场社交巨头领英则是中国高素质职场人才的首选平台 。 最直接的范例是 , 即便当时尚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 领英的英文平台上也已聚集了400万中国大陆用户 。
七年半时间过去了 , 如今领英全球用户数已经超过7.74亿 , 而中国用户也超过了5500万人 , 仅次于美国和印度 , 是当初刚刚入华时的十多倍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领英中国已经实现了总部耕耘中国市场 , 连接中国职场人士和中国企业的既定目标 。
在这一方面 , 领英中国的这种模式是美国社交媒体巨头中的唯一成功者 , 或许扎克伯格也羡慕不已 。 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 , 都无法进入那个遥远的城堡 。 当初没有实现 , 未来也不可能 。
2016年 , 微软斥资260亿美元收购了领英 。 这是微软CEO纳德拉上位之后重要的一笔收购 。 实际上 , 微软在领英上市之前就曾经多次洽购 。 领英不仅可以补足微软最渴求的社交业务板块(即人际关系) , 更和微软发展企业市场的战略方向完全一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