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高级投资经理邢曜鹏表示 , 他观察工业机器人赛道很久 , 出于技术基因方面的考虑 , 他觉得现在的协作机器人有“拼乐高”的特点 , 一款机械臂或一款物流车移动机器车 , 一旦从一条产线移动到另一条 , 就需要团队对产业线重新定制化设计 , 配套的产业也需要做相关集成 , 导致许多新兴机器人公司在往集成商类型转变 , 其资本利用效率不会太高 。 这不是美元VC机构特别喜欢的类型 , 可能更适合后期的稳健PE去做投资 。
梳理各家机构投资脉络不难发现 , 今年工业机器人赛道的投资近一半分布在A轮 , 一半在B轮与C轮之间 , 整体出现了轮次后移的特质 , 老东家再次加注的现象更为密集 。
青桐资本投资副总裁刘天程告诉界面新闻 , 工业机器人前两年属于布局阶段 , 资本入局各个赛道布局一些初创企业 , 现在头部企业的收入在慢慢起势 , 机构会希望在这一时间点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 今年的投资基本都是加注之前的被投企业较多 。 此外 , 今年整个机器人赛道都比较热 , 不局限于工业 , 比如服务机器人 , 清洁机器人都拿到了不少的融资 。
除了财务回报的考量之外 , 一些顶级产业投资机构会根据自身背景选择特殊的机器人初创企业进行布局 , 来和自身业务产生协同 。
作为联想旗下的科技产业基金 , 联想创投2017年至今陆续在工业机器人赛道投资了云迹科技、未来机器人、艾利特、Syrius炬星等知名企业 , 出手轮次几乎全部集中在A轮及Pre-B轮次 , 投资方向以移动机器人、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主 。 在其合伙人王光熙看来 , 工业机器人赛道是大江大海 , 应用领域广泛 , 未来跑出大中型企业的机会很多 , 目前赛道轮次后移可能与不少定位偏成长期或偏价值型的机构参与相关 。 王光熙认为 , 联想创投作为科技产业投资机构 , 本身对标的公司的持有也相对长期 , 不能完全只以投资回报为目的 , 需要坚持布局早期科技公司 , 并同时推动被投企业跟联想的业务生态协同 。
【品牌割裂、低价竞争、国产化不可逆:工业机器人赛道已成投资人逐鹿之地】BAI资本邢曜鹏告诉界面新闻 , 如果观察工业机器人公司上市后的估值倍数 , 会发现跟软件企业仍有成长空间 。 对此 , 一位业内投资人也表示了认同 , 他提到 , 过去一两年 , 较多的资本涌入使机器人赛道有一定估值泡沫 , 但公司上市解禁之后还是要面临估值回归 , 比如此前一些医疗机器人上市之后 , 其估值和PE倍数很快回落到合理区间 , 相比软件赛道 , 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对其要求会更严格 , 很难以资本推手方式去非理性的促进爆炸式成长 , 初创企业稳扎稳打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