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操控更省心 井下作业更安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5G+工业互联网”④)( 二 )


以前巡检需要两个人 , 带着听音棒、测温仪、测振仪、记录本 , 一天最多巡查40个点 , 巡查数据还要手动输入到电脑上 。 “那时巡检主要靠巡检员的个人经验 。 经过‘5G+工业互联网’改造后 , 我们只用带着手持终端机、巡检卡和小黑盒就行 , 巡检结果又准又快 , 一个人一天就能巡检200个点以上 。 ”尚耀军说 , “我们还安装了实时监测的手机应用 , 出现异常状态会立即报警 , 处理问题也更及时了 。 ”
去年年底 , 声威建材集团打造了智能专家自诊断系统 , 在人员无法到达的位置放置检测传感器 , 每隔5分钟就对设备进行“体检” 。 企业总经理王永说:“‘5G+工业互联网’改造的成效立竿见影 , 项目建成后 , 工厂的设备意外停机率降低了70% , 设备维护成本下降30% 。 ”
“以前采煤 , 井下有若干个综采小组 , 前期小组负责勘探瓦斯浓度 , 有小组专门监测进水量 , 还有小组负责操作液压支架、掘进设备、传输设备 。 基于5G的技术融合 , 集合视频、环境监测、检查电路设备等功能于一身的机器人 , 有望替代传统的瓦检员、安检员、电工检修等工种小组 。 目前出于安全性考虑 , 特殊作业工种的工作人员不能轻易取消 , 但对于减轻工作负担、少人化作业来说有较大帮助 。 ”晋能控股集团信息化处处长匡铁军介绍 。
“支撑智能巡检的关键 , 在于‘实时’二字 。 ”中国移动山西分公司能源行业5G技术总监吕乐说 , 公司专门研发了井下5G基站网络同步授时技术 , 精度为100纳秒以下 。 “这项技术以地面作为卫星中转站 , 可以帮助井上井下同步授时 。 ”
协同作业 , 全流程共享 , 智能化提效
“哐当” , 一颗大石头从无人驾驶运输车上掉落 , “咔嚓”一声 , 在运输车轮胎上撕开一道口子 。 正常运行的设备遭遇突发情况 , 自动驾驶系统立刻下达指令 , 高3.5米、长9米、载重40多吨的无人驾驶运输车便“乖乖”驶入检修区待检 。 “左后方轮胎被划开一道10厘米长的口子!”千业水泥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调度员李明鑫上手一摸 , “还好砸的只是轮胎 。 ”
更多时候 , 李明鑫的工作地点是矿区信息中心大楼 。 他轻点鼠标 , 矿区里的20多辆无人驾驶运输车就同步开动起来 。 “信息中心的计算机可以自动规划运输路线 , 通过5G信号对无人驾驶运输车远程遥控、智能编队 , 管理科学、效率高 。 ”李明鑫说 , “我当了好些年矿山运输车司机 , 冬天冷、夏天热 , 吃了不少苦 , 现在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 , 一人就能同时管理20多辆无人驾驶运输车 , 得劲得很!”
近几年 , 千业水泥和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合作 , 运用5G、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技术 , 推进智能矿山建设 。 “我们解决了由于信号传输不及时导致的人与装备、装备与装备之间的协同作业问题 , 实现了挖装、运输、监测等矿山开采全流程的无人化、远程操作 , 既提高了作业安全性、舒适性 , 又同步减员提效 。 ”千业水泥总经理肖战定说 。
从自动运行到自动监测 , 自动化设备的耦合度越来越高、协同程度越来越高 。 陕西联通工业互联网事业部总监李守卿解释:“主要是做到了共享 。 比如 , 在蒋家河煤矿 , 原有的18个子系统现在实现数据全流程共享 , 实时监测各系统运行状态和井下环境数据 , 对异常数据、报警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 分析结果及时推送到调度指挥中心 , 进一步提升了矿井生产调度、应急救援、决策指挥能力 。 ”
【井上操控更省心 井下作业更安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5G+工业互联网”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