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传三皇风水 三皇风水行家秘要(11)


《礼记?五帝德篇》说:颛顼之后“治气以教民” 。为什么颛顼之后呢?《国语?楚语》说,颛顼之前,是个非常好的时代,神与人都混杂在一起,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史 。但颛顼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天地分离,史称“绝天地通”,神离开了人 。正因为这件事,黄帝才将帝位传给了颛顼 。从此以后,人类就进入了蒙昧期 。所以“治气以教民”,应该发生在天地分离、神离开人类之后 。
《黄帝内经》涉及七个人物,即黄帝、岐伯、伯高、少愈、少师、雷公、鬼臾区 。根据文献提供的资料,我们在其中重点分析两个人物,一是黄帝,二是雷公 。
黄帝的起源比较晚,从时序上说,它应该是周族的主要神灵,但黄帝的神迹却十分遥远 。有些学者从社会学角度认为,黄帝可能是一位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因其对部落的贡献,而被奉为神灵 。但不论怎么说,当“黄帝”这个名称出现时,他已经不是一位普通的人,而是神,是取得政权后周民族树立起来的崇拜对象 。所以,西周时的甲骨文、铭文、《诗经》、《尚书》等都对他大加颂美,此时的黄帝无疑就是上帝,是绝对宗教崇拜中的偶像 。《淮南子》记载说,当时有五方天帝,而黄帝居中统治四方,可见神格之高 。
中国神话中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也丰富,归纳为这样几类:黄帝与创造人类、黄帝与古昆仑山、黄帝发明器物、黄帝与炎帝之争、黄帝大战蚩尤等等,具体的神话细节我们就不多说了 。但需要说明的是,神话中的某些具体的“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神话中的神迹,即神的事迹一般具有某种真实性 。比如说,黄帝的神迹有以上这些,这些事实可以是真实的,但是否真的就是黄帝个人所为,那就说不定了,也许是其他神所为,这都没有多大关系 。
雷公是神,就是风雨雷电的雷 。最早的雷公神话源于《山海经?大荒东经》 。据记载,当年黄帝与蚩尤发生了战争,蚩尤不知用什么法子,弄出了满天大雾,黄帝的军队不辨东西南北,结果惨败 。后来黄帝让“旱魃”上阵,用“旱魃”体内发出的巨大热量才挽回了败局 。
紧接着,黄帝又添了一件新武器,那是一面用“夔”皮造成的鼓 。据说,这“夔”长得很难看,但它却有一张好肚皮,能发出巨大的声响 。有时,它没有事就躺在大泽边,敲着自己的肚皮玩,发出嘭、嘭、嘭惊天动地的声响 。黄帝为了打败蚩尤,忍痛将“夔”杀了,取了它的皮,做成一面大鼓 。黄帝还觉得不过瘾,又杀了雷兽,撅其骨为鼓槌 。这两件巨响的东西碰到一起,那就可想而知了 。
从其它记载里可以看出,这“夔”实际上就是雷神,《山海经?大荒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淮南子?地形训》说:“雷泽有神,龙身人首,鼓其腹而熙 。”可见敲着肚皮玩的就是雷神 。到战国时,人们将传说里的神都人性化了,此时的雷神就变成了雷公,《楚辞?远游》记载:“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
而岐伯、伯高、少愈、少师四人,虽然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但他们都是神医,而且生活的年代也与黄帝差不多 。
岐伯仅在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有记载,记载说他是黄帝时期一位最有名的神医,据说他曾经奉黄帝之命尝百草、辨药性、整理医方,最后写成《素问》一书 。所以岐伯在中医里的地位几乎与黄帝齐名,后来的中医称为岐黄医道、岐黄学等,岐就是岐伯,黄就是黄帝,可见他的名字还排在黄帝之前 。然而,现有的古籍中都没有记载岐伯的形象,我们至今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个什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是个纯粹的人形,也许像《山海经》中其它神一样吧,也是人与兽的组合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