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传三皇风水 三皇风水行家秘要( 八 )


然而,动物本能与中医起源有内在逻辑关系吗?我们看不出什么关系,这就好比“风马牛不相及” 。如此类比是可笑的 。比如说,现代科学新成立了一个学科称为“未来学”,当我们讨论其起源的时候,是否要这样说:未来学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因为上面举到的例子中,动物的预测能力并不比人类差 。如果将这一类比推广开来,你会得出一个笑破肚皮的结论:人类的所有文明都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
再说,直接以植物、动物、矿物入药并非中国所独有,世界其他民族也有,例如,甘草、大黄、食盐、胆矾等,不但中国有,西方国家也有 。此外,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自然药物,例如,蒙药323种,藏药404种……这些药物中有许多与中药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汉民族中医的自然药使用,是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下,自然药才能称之为“中药”,否则也就无所谓中药了 。药,本无中西之分,就看以什么样的原则来使用 。
可见,中医的形成一直在理论的指导之下,离开了理论,中国的古代医药就不能称为中医,只能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 。如此研究,必然会得出中医不存在的结论 。
或许有人会说:中医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当中,首先积累了大量自然药物以后,然后才总结发展出了一套精深的理论 。所以中国医药称为“中医”是很晚的事,大约在战国以后 。而在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只有巫医,只有经验医学 。
这个观点恐怕是现代学者们的主流观点,它符合渐进的思维模式,也符合常规文明起源的解释 。但我们认为它还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两个问题它无法解决:
第一
中国医学的历史实践,我们可以凭借甲骨文字形及一些实物考古资料来证实,但中医理论的来源却没有任何资料,战国时期是理论的成书时间、记录时间,绝不是理论发明的时间 。所以我们既不能证明实践先于理论,也不能证明理论先于实践 。任何的情况都可能存在,这里没有权威 。
第二
先实践后理论的观点,没办法解答如下疑问:为什么中医存在简单实践与精深理论的脱节现象?就如同有人用一斤面粉,意外做出了十斤面的馒头 。这里又牵连一个问题:中医理论究竟是怎么发明的?中医理论不但在深度上与实践脱节,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它无法从实践中直接导出,也就是说,中医理论并非建立在实践的原型上 。比如,它的藏象理论就与解剖实践彻底脱节,中医五脏并非解剖学上的五脏 。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反而认为,中医理论很可能先于实践,而且简单、直接的实践可能不完全反映理论的所有成就,这源于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不足 。从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我们再一次看到“动物本能说”的荒唐可笑 。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世界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且这些传统医学的实践与中医有几分相似之处,可为什么他们没有发明中医学?除印度以外,甚至我们看不到一点点与中医理论相似的痕迹 。这一现象的本身就是对“动物本能说”的批判,也是对先实践后理论观点的批判 。
早期的巫术与医学
人们常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道士手持一柄木剑,直指天空,喝令鬼神,驱逐邪魔,最后口中必定大喝一声“急急如律令” 。
其实这并非仅仅是道士、巫师的把戏,中国古代的医术也有此项 。《素问?移精变气论》曰:“惟其移精变气,可祝而已 。”后人称此科为“祝由科”,即是诅咒,“祝由”的本身既是巫术 。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禁经》中为我们记载比较详细的情况:“吾为天师祭酒,为天地所使,身佩乾灵之兵千百万亿,在吾前后,罗列左右,何神敢往,何鬼敢当?正神当住,邪鬼速去!急急如律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