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有何作用?( 二 )


实际行为怎样,打造者都希望这文化迅速地生长出来,成为手段 。又有人
担心,高速产生的文化属于“没有文化的文化”,这“更加可怕” 。于是,
我们面前出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需求和疑虑,恐怕与解读文化的取向和社
会功利行为有关 。有人反驳地问:“教育就是文化及其传承,学校能够没
有文化吗?”,这太过自视甚高,属于无知 。这个认识与资质的文野高下
有关,不过,只要不自我封闭、不是不思进取就好 。
二、校园文化的意义
按陶行知的见解,学校原本是培育文化的处所,自然要更深地理解文
化 。教育的功能表现在许多方面,文化最属基本,主要指潜移默化,陶冶
磨砺,往往在无意识中养成 。教学也有文化的功用,这靠教师的功夫和用
心;在一些情况下,教学活动可能是非文化和反文化的 。
文化对于人和学生的意义主要在形成性格、风格、格调、品行、操守、
举止、态度、境界、品位、胸襟、抱负、坦荡、仪态,能够改善气质,等 。
文化在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有些重要表现,这可以作为参照,提供给判断
者以说明文化发育的程度:第一,文化的影响应该在人的意识上产生积累
意义的变化,如心领神会,体悟渗透,这种状态靠机械诵读形成不起来 。
背书也可以“化”人,使他们成为书呆子 。但是,这就不是我们追求的文
化了 。第二,文化要影响人的心绪和情感,使之更高尚,更细微,更豁达,
更敞亮,更有韵味?? 。除非遭遇重大变故,这高贵的情绪必不是一天两
天能够养成的 。用例子容易说明问题:学校讲究寝室文化,淡雅宁静,陈
设宜人,张挂意深,书有层次,一瞥可以见修养 。
有一种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在他们的寝室里,电脑、书籍应有尽
有,但是,整齐清洁全无,衣服鞋袜乱扔,污言秽语漫天,起居进出无序;
向别人介绍自己,口吐狂言,论及室友,损人为乐而已 。作报告的人中,
也存在文化的分野:能够娓娓道来,行云流水,不离主题,旁征博引,发
人深省,开合有度,把握分寸,这是学者风范 。不能阐述,不知道应该阐
述和如何阐述,反映文化的不济;言不及义,东拉西扯,吹嘘自己,则属
张狂浅薄 。最近,常常谈及大学生和硕博等,有生活而不能讨,这可能是
文化倾向不适应或者能力不足 。新的课程改革偏重外来教育现象和手段,
忽视本土构成,左右不适,失在定力不够,一味求新求奇 。
有人以教化区别文化,前者偏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传授,就是传道,
让人懂得道理 。文化更在对于性格和气质的熏陶养成,与掌握知识时自己
的心得体悟相关,与日常所受的习染和积淀有关 。
有没有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建设文化也应该从这四方面着手:
第一是取向 。文化一定是高追求的结果,是能够青史流芳的事物 。怎样才
能具备这种境界和品位,建设文化的人必须自省 。第二是程序 。文化反映
在思想行为中,得体得宜就是基本的文化素养,怎样才能为社会采取,必
定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考验 。
第三是变异,
推陈出新才能够进步,
也就是
“化”

是否有文化肯定与能否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有关,创造无大小粗细先后,
但这趋向是必须保有的 。第四是积累,文化在于丰富和坚实,必能给人以
厚重感和贯穿力 。学习是文化的重要标识,善于学习的人,善于选择学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