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日媒反省为何国宝级科学家投奔中国的报道受到广泛关注 , 我当时接受了日本TBS电视台的采访 , 但是没有追踪后续的舆论反响 。 我以前工作的北海道大学是日本的顶尖学府 , 但研究环境并不算好 。 我一直希望日本政府可以为科学研究多投入一些经费 , 这是我愿意接受TBS电视台采访的原因之一 。
我与中国方面交往的时间非常长 。 1996年左右 , 我有幸结识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 , 在他介绍下 , 2000年我接收了该校一名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到北海道大学留学 。 之后 , 我又接收了更多优秀的学生 。 这些学生毕业后去了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任教 , 这帮助我进一步加深了与中国高校之间的联系 。
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研究环境在过去20多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 。 从2011年开始 , 我在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担任访问教授 , 每年都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工作 。 大概5年前 , 就有中国高校邀请我全职加入 , 那时我还有些犹豫不决 。 可是两年前我再次来到中国时 , 已经明显感觉到情况变得不同 。
深圳大学的研究环境非常好 , 拥有日本大学买不到的先进设备 , 我身边研究团队的素质也非常高 。 日本国内现在还有担心尖端技术流向中国的论调 , 实际上 , 至少在我所熟悉的土木领域 , 无论是在研究设备上 , 还是在一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上 , 中国已经领先于日本 。
对于所谓的“技术流出论” , 我想是日本误解了中国 。 如今 , 中国高校招聘日本的研究学者 , 初衷并非是为了让他们给中国带来知识和技术 。 中国高校是面向全球招聘优秀人才 , 只是这里面碰巧有优秀的日本科研人员而已 。 他们出于各种原因来到中国 , 这是出于最优选择的结果 , 就像也有很多人才选择去美国一样 。
虽然我是日本人 , 但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 , 我从事结构工程和材料研究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 , 希望为地球和人类作出贡献 , 我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给像日本这样特定的国家创造利益 , 更不是为了日本这个国家而从事研究工作 。 在中国研究土木工程领域 , 可以获得比日本政府给得更多的项目经费 , 我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 在中国更容易实现 。 那么 , 当然要去研究环境更好的国家 。
实际上 , 作为日本土木工程学会当选会长 , 我与日本学术界的联系相当紧密 , 也一直在与日本国内学者进行共同研究 , 让研究成果可以在日本开花结果 。 因此 , 与其说是日本的技术流出到中国 , 不如说是把在中国取得的研究成果带回了日本 。
2019年我从北海道大学退休 , 全职加入深圳大学 。 虽然我不会说中文 , 但在这所国际化高校里 , 完全可以用英语工作 。 我的薪资比以前优厚 , 还可以充分从事热爱的研究工作 。 我常常感到 , 有机会来到中国非常幸运 。 我与深圳大学同仁共同进行的研究持续产出成果 , 我与校方的合约2024年到期 。 届时如果还有可能一起研究的话 , 我也愿意续约 。
现在年轻学者在日本国内很难找到工作 , 这是日本整体遇到的问题 。 日本有增加博士学位的政策 , 可是与此相联动的研究人员岗位却没有增长 。 像我工作过的北海道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 , 全职教师的职位反而有所减少 。 对于很多年轻的日本学者来说 , 有机会进入中国高校 , 真的很幸运 。 因为中国本土的研究者非常优秀 , 大量海外人才也愿意来到研究环境更为良好的中国 , 这无疑会使得在中国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
实际上 , 不仅是研究人员 , 各行各业来中国寻求发展的日本人日益增多 。 这与年龄、经历、职业无关 , 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日本人活跃的舞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