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数字艺术,娱乐方式不断升级,技术与内容如何合作( 三 )


元宇宙、数字艺术,娱乐方式不断升级,技术与内容如何合作
文章图片

张永合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张永合谈到 , 在科研领域 , 包括宇航员的出舱体验 , 对暗物质、引力波的研究等各方面都有十分适合与大众娱乐科普结合的设想和设计 , “我们本身是一个科研机构 , 一年中有科学节、科技节、科普周等等 。 但是目前我们感觉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 就像一顿大餐 , 我们给人家吃的都是原料 , 实验室里原原本本的东西 , 没有经过加工 , 或者我们觉得别人应该懂 , 但实际上看的人还是一脸蒙 , 从科技到科普化 , 中间还有很多路 , 这些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还无法完成 。 ”
在国际教育领域 , 走向娱乐设计教育前端的院校 , 各有不同的基因 , 基于不同娱乐媒体的形态 ,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发展的方向和基础 。 目前 ,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学院成立了人工智能和数字艺术实验室、娱乐创意研究实验室、智能虚拟实验室 , 从各方跨学科实践去引领社会创新设计 。 多学科人工现实实验室 , 将主攻影视作品和在场娱乐中更好地应用这个实验室所开发的计算机视觉、计算成像、人工现实等技术 , 在泛娱乐的情境下进行娱乐实践的应用 。
王受之院长表示:“创艺学院计划开设娱乐设计专业 , 所以已连续两年的论坛也是为该专业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 未来 ,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仅仅会迎合市场技术人士 , 而是能讲述故事、有眼界、有品位、能用作品体现自身品格的娱乐设计人才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