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作品揭晓:感受生命力量

2020年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开始主办“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大赛” , 用摄影作品和视频来记录和保护那些和人类一起繁衍生息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800多万物种 。
这是一件紧迫的任务 。 2014年 , 一支中国团队在《动物分类学》上发表了一个两栖动物新种——高山棘螈(Echinotriton maxiquadratus) , 拉丁学名意为巨大方骨的棘螈 。 高山棘螈的发现成功解决了棘螈类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缺环 , 但是这一重大发现却让科研人员陷入两难困境 。
新物种的发现往往需要注明模式标本采集地 , 然而高山棘螈在发现之时就已经极度濒危 , 如果贸然公布发现地点 , 高山棘螈或许会遭受灭顶之灾 。 这种在地球上生活了亿万年 , 却直到7年前才被发现的生物 , 也成为了唯一一种发表新种时没有公布模式标本采集地的新种 。
记录这一物种的影片《最后的高山棘螈》是在2020年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中获得高通骁龙手机特别奖和B站用户喜爱奖的获奖作品 , 这是该物种在全世界的首次影像披露 。
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作品揭晓:感受生命力量
文章图片

2020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获奖作品《最后的高山棘螈》 。 极度脆弱的高山棘螈 , 科学家在发表该新种时选择不公开其模式产地 。
而太多的物种 , 还来不及和我们说再见甚至留下影像 , 就从地球上悄然消失 , 仿佛从未出现 。 因此 , 野生生物摄影师 , 不仅是人类与自然的信使 , 更是野生生物的守护者 , 他们用镜头抵住盗猎的枪孔 , 将生命禁区的故事传递给公众 。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便要寻找那些富有想象力而又意义深刻的摄影和视频作品 , 希望借此来增进公众对自然生态和野生生物的了解和热爱 , 并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 。
【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作品揭晓:感受生命力量】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作品揭晓:感受生命力量
文章图片

2020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哺乳动物组一等奖”作品《命悬一线》 。 摄影/同海元
2021年是“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举办的第二届 , 本届比赛以“ 生命的力量”为赛事主题 , 希望用摄影、自然绘画及视频三种形式多维呈现与人类共生共存的自然之灵 , 共同探索我们的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 致力于“聚焦自然生态、聚集生物多样性、聚焦自然故事” ,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
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作品揭晓:感受生命力量
文章图片

2020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鸟类组优秀奖”《曙红朱雀》 。 摄影/赵少勇
此次年赛的评委阵容强大 , 由珍·古道尔博士担任名誉顾问 , 还有五项奥斯卡得主、《指环王》特效大师理查德·泰勒、北京大学教授、山水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中国唯一入选ILCP的著名野生生物摄影师奚志农等专业人士参与 。
比赛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有效稿件共30301幅 。 11月10日 , 大赛摄影奖项揭晓 。 奖项拥有11个类别 ,包括“野生动物组”、“鸟类组”、“植物和真菌组”、“自然景观组”、“水下世界组”等 , 而由于今年我国正式公布了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 , 大赛也特设了“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奖项 , 鼓励全民关注我们的国家公园 。
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作品揭晓:感受生命力量
文章图片

2020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国国家公园特别奖”作品《观察》 。摄影/焦生福
在颁奖词中 , 组委会写道 , “从青藏高原到海底世界 , 从雪豹到水母 , 摄影师们翻山越岭 , 上山下海 , 为我们揭示了神奇自然中的隐秘角落 , 将那些难得一见的精彩瞬间定格在镜头中 , 让更多人得以一探自然的奥秘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