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伤家长的心怎么办?
告诉孩子我们现在的需求
要想让孩子从内心会爱我们,我们不能对孩子一无所求,必须先要让孩子能觉察到我们现在就需要他的帮助 。但这种需求不是远期的“将来你要怎样”,而是很具体的“我现在很累,你能……”,远期的事情孩子难以理解,现在也难以胜任,说多了还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当它成为孩子和你讨价的筹码时,你们之间的互助便停留在了交换的层面上,失去了爱的元素 。

文章插图
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也许让孩子拿一双拖鞋、端一杯水、递一张报纸都会让我们觉得还不如自己做更省事,但让孩子在这些小事情中表达出他对我们的期待与思念,学习着如何去观察别人的需要,如何去爱他所爱的人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关心一些小动物,让孩子学会观察不同的动物各自需要些什么食物,怎样做才能让小动物长得好 。
让孩子体验到爱的价值
小动物对食物和游戏的期盼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孩子看到了我们的需要,尽他所能帮了我们,我们在享受到这种爱意时,也一定要设法让孩子知道我们的感受: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者一声“谢谢,我正渴呢”,都会让真情在彼此之间更好地流动 。
用恰当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孩子说了不恰当的话,打和骂都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孩子并不理解我们的伤感 。明确告诉孩子不能满足他的理由;明确告诉孩子我们很爱他,但他说那样的话让我们很伤心 。然后留给孩子一段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安静下来 。
只要我们不把物质的给予作为爱的唯一表示,相信孩子对爱的领悟也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
怎么让孩子理解父母?
1、用脆弱的方式表达,让关系更亲密
举个例子,爸爸在和同事打电话沟通工作上的事情,5岁的孩子开始在旁边说话,爸爸停下来让孩子把话说完,爸爸继续讲电话,孩子又开始说,反复几次,爸爸气的把手机丢了跟孩子说:“我现在在讲很重要的事情,你这样一直讲话,我根本就听不清 。”
父亲看孩子被吓得沉默,于是换了一种方式说到:“宝贝,你在爸爸的心里很重要,你说的话我都很愿意去听 。但是,这样下去,我的工作就没法进行了 。我特别生气,都想打你,可我又舍不得,所以,我只能把手机扔了 。下次,当爸爸接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在旁边等一下吗?”
这个例子中爸爸掌握了“我信息”的精髓所在——脆弱的表达 。“因为在我心里,你很重要!”这句话是极具人性化的互动,能从根本上建立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 。
2、不评价孩子,只表达真实“自我”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人的精神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代表“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 。
很多时候一针见血的批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抗,父母只需要守住规则,静静地等待和陪伴,孩子的自我就会成长起来,他的自我会告诉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拥有自我的人,才能够做到自律 。
3、清晰表达自己的领地
很多时候一针见血的批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抗,父母只需要守住规则,静静地等待和陪伴,孩子的自我就会成长起来,他的自我会告诉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拥有自我的人,才能够做到自律 。
4、支持孩子的自我表达
要想做到接纳,需要尊重孩子的表达和选择 。这样才能孕育有自我,会做决定的孩子 。
父母需要不执着于自己头脑中的计划和安排,能心甘情愿地享受孩子可能带来的出错,或者新的尝试,这才是对孩子的真爱 。
- 孩子蛀牙疼痛难忍怎么办 孩子蛀牙太疼怎么办
- 孩子为什么都不爱吃青菜
- 关于孩子学会了游泳的说说
- 孩子吃手越早越聪明吗 宝宝吃手越早越聪明吗
- 老公和孩子一起睡有什么好处
- 孩子夏天游泳受凉了怎么办
- 孩子会站了什么时候可以走路
- 导致孩子鼻子堵了是什么原因
- 春季孩子怎么穿不容易着凉感冒
- 夫妻离婚有共同财产和孩子怎么分配 夫妻共同财产共同使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