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互联网大厂当鉴黄师:不看黄图敲代码,同事全都是博士

我在互联网大厂当鉴黄师:不看黄图敲代码,同事全都是博士
文章图片

AI鉴黄师的要求门槛极高 ,
高学历几乎成为职业标配
鉴黄师工作轻松 , 有意思 , 但身体要过硬 。 外界眼中的鉴黄师 , 是一份令人想入非非的职业 。 关于鉴黄师的段子层出不穷 , “带薪看片”可能是最大的误解 。
鉴黄师的工作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 当时 , 公安部应“扫黄打非”需求设立这一新岗位 。 中国第一批鉴黄师以女民警居多 。
互联网普及 , 技术发展演进 , 对鉴黄师的要求也在不断迭代:从最初的“肉眼鉴黄” , 已发展至AI技术鉴别阶段 。 AI鉴黄师不再需要每天看图 , 更接近码农工作状态 , 面对一串串冰冷枯燥的程序代码 。
与躲在小黑屋看片的抠脚大汉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 AI鉴黄师的要求门槛极高 , 高学历几乎成为职业标配 。
我在互联网大厂当鉴黄师:不看黄图敲代码,同事全都是博士
文章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陈宇(化名)2017年从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 , 随后入职腾讯安全团队 。 这支AI鉴黄团队成员不过10人 , 几乎清一色博士 。 他们主要工作内容是 , 打造一套模拟人脑的多模态系统 , 能够对涉黄的图像、音频、视频等进行AI鉴别 。 一言以蔽之 , 鉴黄师的工作不再是“黄图连连看” , 更像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程序员 。
网络信息庞杂 , 形式多样 , 鉴别难度增大 。 AI鉴黄师不仅要具备编程技能 , 智商过硬 , 更要深入一线 , 实时关注行业走向 。 用陈宇的话说 , 鉴黄如同谍战 。 他们时常要潜入黑产群 , 了解一线 , 摸清暗语 。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信息 , 2020年全国各地“扫黄打非”部门共处置各类网络有害信息1200余万条 , 查办“扫黄打非”相关网络案件5800余起 。
在虚拟世界 , AI鉴黄师与看不见的另一端或短兵相接 , 或遥遥相望 , 双方从未停止攻守一块叫“人性”的高地 。
鉴黄师需要价值观面试
2016年 , 腾讯的AI鉴黄小分队初步成立 。 如今 , 团队已有10人 , 陈宇是其中一员 。 团队成员大多是毕业于清华、中科院、华中大等知名高校的博士生 。
这些高材生要明白的第一件事 , 就是团队干的不是“带薪看片”的活儿 。 起初 , 团队成员都是男性 , 后来分工越来越细 , 女性也开始加入进来 。 其中一名主要负责声学场景分类的女生 , 来的时候并不知道工作内容是鉴黄 。 高知女性从事鉴黄工作 , 首先需要克服心理障碍 。
“一开始有点不好意思 , 不知如何向朋友介绍职业 , 但很快就习惯了 。 在技术人的眼中 , 看到的不是别的 , 是各种特征和规律 。 ”该女性成员如是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 不用去听 , 就把声音当成信号 , 分析语谱图(针对语音数据的频谱分析视图) 。 那时候 , 国内鲜少有人做声音鉴黄 , 在团队合力推出第一版声音鉴黄系统后 , 她逐渐有了成就感 。
我在互联网大厂当鉴黄师:不看黄图敲代码,同事全都是博士
文章图片

??图源:受访者供图
鉴黄工作难免有尴尬时刻 。 一次 , 团队一名女同事正在工位分析图片 , 为看得清楚 , 把图片放大了好几倍 , 碰巧此时正好有其他部门的同事经过 。 顿时 , 空气中都弥漫着窘迫 。
应聘者除了技术要过硬 ,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价值观考核 。 腾讯AI鉴黄团队专门设有价值观面试 。
“(价值观面试)主要考核应聘者从事这一职业的坚定程度 。 工作可能会遇到一些诱惑 , 比如 , 外部朋友被封号请你帮忙解决 , 或者一些人联系你去做一些技术漏洞 , 让你留一些技术后门 。 你怎么选择?”陈宇介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